飛云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好事近·夢中作。宋代。秦觀。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飛云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一場春雨,給山路上增添了許多鮮花,鮮花在風中擺動,又給滿山帶來了盎然春色。我走到小溪深處,無數黃鸝飛躍啼鳴。
天空中飛動的云彩在眼前干變萬化宛如奔騰的龍蛇,在碧空中屈伸舒展,十分自如。這時,我正醉臥古藤陰下,朦朧迷離,全然不知南北東西。
①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魚笛、倚秋千。
②黃鸝:烏名,鳴聲婉轉。亦稱黃鶯、黃鳥。
③龍蛇:似龍若蛇,形容快速移行的云彩。
④夭矯:屈伸自如的樣子。
⑤空碧:碧空。
⑥了:完全,全然。
參考資料:
1、鐘雷.《豪放詞》:哈爾濱出版社,2004年:第73頁
2、楊鼎夫.《中華傳統文化精選讀本》 一年級 (上冊):廣東省出版集團,2007年:第40頁
《好事近·夢中作》這首詞相傳為宋哲宗紹圣二年(1095)秦觀被貶監處州鹽稅時夢中所作。
參考資料:
1、夏于全.《唐詩宋詞 第十五卷 宋詞》: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6年:第65頁
此詞作于詞人貶監處州酒稅時。
此詞名揚于時。蘇軾有題跋云:“供奉官莫君沔官湖南,喜從遷客游……誦少游事甚詳,為予道此詞至流涕。乃錄本使藏之。”黃庭堅跋此詞云:“少游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惟有賀方回。”全詞題為“夢中作”,系寫夢境,先寫出中漫游,再寫飛云空中變幻和醉臥出藤陰下。整首詞出語奇警,意境幽絕。
起首二句,寫春路、春雨、春花、春山、春色,環環相扣,宛轉相生。春路上下了一場春雨,給人以浥盡輕塵的快感;春雨過后,春花盛開,給人以無比絢爛的印象;而春花一動,整個山間又出現一片明媚的春光,遂使人目迷五色,如入仙境。作者僅用寥寥十一字就寫出了一個帶有濃郁浪漫主義色彩的奇特境界,為全詞定下了基調。三、四兩句,緊承前意。“行到”一句,與首句“春路”相應,點明方才的一切乃詞人的夢魂春路上行走所見,而這條春路,傍臨小溪,曲徑通幽,越走越深,境界越是奇麗。“有黃鸝千百”,則把這種奇麗的景象充分地渲染出來。“小溪深處”,應是一個靜謐的所在,黃鸝或許正樹上棲息。詞人的突然來到,打破了一片岑寂,無數黃鸝立刻喧騰起來。上有黃鸝飛鳴,下有溪水潺湲,再加上滿山鮮花烘托,境界何其優美。
過片二句,鏡頭移向天空,只見飛云變幻著各種形態,竟象龍蛇一樣,碧空中飛舞。“夭矯”二字,寫出龍蛇盤曲而又伸展的動態,極富于形象性。“空碧”即碧空,因押韻而句法倒裝。碧空萬里,龍蛇飛舞,這個景象煞是壯觀。它象征著詞人夢境中獲得了一剎那的精神解放。對作者用語和造境之奇特,清人陸云龍評曰“奇峭”(《詞菁》卷二),陳廷焯評曰“筆勢飛舞”(《詞則。別調集》)。所謂“奇峭”者,當是指景象奇偉,格調峻峭,非一般綺靡之作可比,也與少游其他作品不同。所謂“筆勢飛舞”,是形容詞筆縱橫捭闔,筆端帶有感情,落紙如龍蛇飛動,奔逸超邁,運轉自如。
“醉臥”二句,由動至靜,靜的狀態中,創造了一種無我之境,反映出詞人消極出世的思想。古藤濃陰的覆蓋下,詞人酣然入睡,置一切于不顧,似乎很超脫,達到了無我之境,實際上這是對黑暗現實一種消極的反抗,亦即明人沈際飛所云“白眼看世之態”(《草堂詩余續集》卷上)。此處寫得靜謐幽絕,有不食人間煙火之妙。《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引《冷齋夜話》云:“秦少游處州,夢中作長短句曰:‘山路雨添花……’后南遷,久之,北歸,逗留于藤州,遂終于瘴江之上光華亭。時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飲,笑視之而化。”據此,此詞當為秦觀于紹圣二年春所作,離去世有五年之久。因結語有“醉臥古藤陰下”之句,后人遂以為其死于藤州之讖,實屬一種迷信說法。
全詞所寫,皆淡語、景語、致語、麗語、奇語,景致奇麗,意境深微,借優麗的夢境,隱托痛絕的情懷,確乎“如鬼如仙”,“高舉遠慕,有遺世之意”,充滿浪漫、奇詭的色彩。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望中條。唐代。唐彥謙。 虞鄉縣西郭,改觀揖中條。第蓄終南小,交□□□遙。崦深應有寺,峰近恐通橋。為語前村叟,他時寄采樵。
陰晦中忽見華山。金朝。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小游仙(十首)。明代。桑悅。 日輪赫赫起東溟,真火抽添養白庭。湯谷蕭蕭萬竿竹,裁書少昊借秋聲。
晚飯太塘嶺緣隱庵。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
憶昔自京至關中將四千里所歷古跡不能殫記因閒居無事追賦律詩凡十首目之曰憶晉以泄曩日之思云。。李轅。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憶昨行和張十一。唐代。韓愈。 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上公禮罷元侯回。車載牲牢甕舁酒,并召賓客延鄒枚。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迥發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張君名聲座所屬,起舞先醉長松摧。宿酲未解舊痁作,深室靜臥聞風雷。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危辭苦語感我耳,淚落不掩何漼漼.念昔從君渡湘水,大帆夜劃窮高桅。陽山鳥路出臨武,驛馬拒地驅頻隤.踐蛇茹蠱不擇死,忽有飛詔從天來。伾文未揃崖州熾,雖得赦宥恒愁猜。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眼中了了見鄉國,知有歸日眉方開。今君縱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難哉。無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頭輕目朗肌骨健,古劍新劚磨塵埃。殃消禍散百福并,從此直至耇與鮐。嵩山東頭伊洛岸,勝事不假須穿栽。君當先行我待滿,沮溺可繼窮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