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動滄溟,樓高曙色明。煙霞千嶂合,鐘鼓半空鳴。
天闊淮山迥,云連越樹平。憑高屢回首,不盡望鄉情。
登玩海樓。明代。朱純。 旭日動滄溟,樓高曙色明。煙霞千嶂合,鐘鼓半空鳴。天闊淮山迥,云連越樹平。憑高屢回首,不盡望鄉情。
朱純(1417—1493),字克粹,號肖齋,自號龜峰識字農。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禮焉,欽授翰林院簡討召修。正統元年官兵科給事中,后刑科給事中。曾與羅頎、張浩等結“鑒湖吟社”,著有《淘鉛集》、《驢背集》、《自怡集》、《農余雜言》等。 ...
朱純。 朱純(1417—1493),字克粹,號肖齋,自號龜峰識字農。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禮焉,欽授翰林院簡討召修。正統元年官兵科給事中,后刑科給事中。曾與羅頎、張浩等結“鑒湖吟社”,著有《淘鉛集》、《驢背集》、《自怡集》、《農余雜言》等。
和陰僉憲宗孟桃源夢詩四首 其二。明代。張寧。 傅巖曾托畫圖傳,八翼分明夢上天。變化升騰先有兆,從來官第號登仙。
題東山楊子仙廟三首 其三。清代。丘逢甲。 鰲頭龍首總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蝴蝶滿天蟾滿地,莫將隱語賺書生。
歲末自嘲二首 其二。。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忘筌坐悅鳣鮪發,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廿一日夜坐憶亡兒 其二。明代。顧清。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十月六日與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壇彌勒舍利廣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