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里。蘭舟當日曾系。千帆過盡,只伊人不隨書至。怪渠道著我儂心,一般思婦游子。
昨宵夢,分明記,幾回飛渡煙水。西風吹斷,伴燈花、搖搖欲墜。宵深待到鳳凰山,聲聲啼鴂催起。
錦書宛在懷袖底。人迢迢、紫塞千里。算是不曾相憶。倘有情早合歸來,休寄一紙,無聊相思字。
西河·垂楊里。清代。王國維。 垂楊里。蘭舟當日曾系。千帆過盡,只伊人不隨書至。怪渠道著我儂心,一般思婦游子。昨宵夢,分明記,幾回飛渡煙水。西風吹斷,伴燈花、搖搖欲墜。宵深待到鳳凰山,聲聲啼鴂催起。錦書宛在懷袖底。人迢迢、紫塞千里。算是不曾相憶。倘有情早合歸來,休寄一紙,無聊相思字。
那一年,他乘著系泊在柳樹下的小船離我而去的。時光如梭,來來往往的船都只帶來他的書信卻不見他的蹤影。嗔怪他如此知道我的心思,卻不知是真知還是假知。
昨夜我在夢中,夢見自己穿越山水。西風吹來,孤燈搖曳。夜深了,夢游到鳳凰山,山間一聲聲杜鵑的悲鳴。
他書信藏在袖子里,他人在千里之外。就算他沒有想過我。如果他真的想起我來,早就回來了,何需這一紙書信,寫些無聊的相思言語呢?
①西河:《碧雞漫志》卷五引《脞說》:“大歷初,有樂工取古《西河長命女》加減節(jié)奏,頗有新聲。”又稱:“《大石調·西河慢》聲犯正平,極奇古。”《清真集》入“大石”,當即此曲。張炎詞,名《西河》。全詞分三段共一百五字,前段六句四仄韻,中段七句四仄韻,后段六句四仄韻。
②蘭舟:舟的美稱。
③千帆過盡:取自溫庭筠《夢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伊人:那個人。
④渠:他。我儂:我。一般:同樣。
⑤煙水:霧靄迷蒙的水面。
⑥吹斷:謂風吹夢斷。
⑦待到:將到。啼鴂(jué):即“鵜鴂”,杜鵑鳥之別稱。
⑧錦書:一般指妻子給丈夫的書信,但此處指丈夫給妻子的書信。宛在:宛然猶在。
⑨紫塞:北方邊塞。算:推測,料想。
⑩早合:早就該。合,應該。一紙無聊相思字:指那男子的書信。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31
2、王國維著,山有扶疏編.一生最愛人間詞 為伊消得人憔悴: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216頁
1904年,王國維赴蘇州執(zhí)教于江蘇師范學堂,長年的分居生活讓他思念親人與妻子。他在給家人寫信的同時,幻想著妻子收到這封信的心情,于是以自己妻子的立場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王傳臚.王國維與人間詞:四川:四川大學學報,2002:17
《西河》這個詞比較長,分為三段。一般來說,長的詞一定要注意結構安排。王國維這首詞在段落上是比較清晰的。
“垂柳”和“蘭舟”是前人寫離別最常用的詞句,不過這里寫的是離別之后的情景,是這個女子徘徊在當日送別的渡口等待游子歸來。“千帆過盡”,用了溫庭筠的《夢江南》。“只伊人不隨書至”,就是沿著這個思路寫下來的:這個女子收到了男子的書信,這是一喜,但書信中只說相思,人卻不肯歸來,這又是一悲。“怪渠道著我儂心,一般思婦游子”。這是以女子的口吻:我真是感到奇怪,他在信中所述的相思之情句句都說到了我的心里。
這第一段,把女子那種望眼欲穿的相思懷念和由此而生疑生怨的百轉柔腸表現得既細膩又曲折。其內容以別后的思念為主“思”中有“怨”,但那“怨”卻含而不露,要到第三段才明白表現出來。
第二段是通過夢魂的描寫來述說自己的思念之苦。古人是有這種寫法的。“西風吹斷,伴燈花搖搖欲墜”同第一段中的“千帆過盡,只伊人不隨書至”一樣,都是適應句子的需要,把正式格律本該是七、四的停頓變成了四、七的停頓。“西風吹斷”的賓語“夢”被省略了。“西風”,可能是夢中煙水上的西風,也可能是現實中窗外的風聲。“宵深待到鳳凰山”,夜深時她終于入夢了,這一次的夢可能稍長一點兒,所以夢中走過的路也就稍長一點兒。“待到”是將要到,就在她快要到達目的地但還沒有到的時候,夢卻不能接著做下去了。“啼鴂”是杜鵑鳥,那也是一種很悲哀的鳥。被啼鴂催醒,意味著從充滿希望的夢里又回到了無可奈何的現實,這一段完全寫相思之苦,寫得很悲哀很纏綿。
第三段是由“思”而生“怨”。“錦書宛在懷袖底。人迢迢,紫塞千里”的“錦書”就是“只伊人不隨書至”的那封書信。“倘有情、早合歸來,休寄一紙無聊相思字”直白淺顯,完全是現實生活中婦女說話口吻,這是它的好處。但它的缺點在于把要說的話都說盡了,比較缺乏“詞之言長”的余味。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zhèn)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zhèn)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和朱少府苦雨。宋代。宋祁。 滯淹連春晦,層陰接夜分。驍壺惟發(fā)電,愁棟但生云。里突居無爨,官蛙坐厭聞。遙知霖唱罷,客思轉相紛。
自題畫梅。。金鑒才。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貪泉穿石真迷眼,細柳經風竟折腰。不覺只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
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
雪中賞紅梅奉次涯翁先生時邃翁攜酒共飲懷麓堂二首 其二。明代。邵寶。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
送宋承旨歸覲大母劉太夫人。。薛似宗。 遠沖風雪渡錢塘,欲趁春風到故鄉(xiāng)。百歲報劉知日短,一身許國喜心長。才名磊落傳金馬,旌蓋輝煌出玉堂。豈若他人思陟岵,無憂靡盬不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