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富園池,茲焉甲西南。
異花間棠梅,良木森楩楠。
飄飄壺中仙,亹亹物外談。
聯毫賦詩題,刻石留翠龕。
和運司園亭·西園。宋代。孫甫。 外臺富園池,茲焉甲西南。異花間棠梅,良木森楩楠。飄飄壺中仙,亹亹物外談。聯毫賦詩題,刻石留翠龕。
(998—1057)許州陽翟人,字之翰。仁宗天圣八年進士。以杜衍薦,授秘閣校理。獻《三圣政范》,以為諷諫。改右正言。屢上言指摘仁宗宮廷生活侈靡,對杜衍及知交尹洙之過失亦直言不諱,并反對宋夏議和,以鯁亮不私著稱。后出知鄧、安、陜、晉州,歷任江東、兩浙轉運使、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轉運使。留為侍讀,卒。有《唐史記》。 ...
孫甫。 (998—1057)許州陽翟人,字之翰。仁宗天圣八年進士。以杜衍薦,授秘閣校理。獻《三圣政范》,以為諷諫。改右正言。屢上言指摘仁宗宮廷生活侈靡,對杜衍及知交尹洙之過失亦直言不諱,并反對宋夏議和,以鯁亮不私著稱。后出知鄧、安、陜、晉州,歷任江東、兩浙轉運使、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轉運使。留為侍讀,卒。有《唐史記》。
雷陽道中即事 其八。明代。李之世。 欹木崩厓架短橋,盤岡幾轉度山椒。牛堪負囷歸村壟,水自推車灌稻苗。瘴雨灑林煙不掃,火云酣午葉如燒。雖然也是南中地,卻望家園首重翹。
送姚處士歸亳州。唐代。劉得仁。 白發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送許云程大行奉使還瓊為宮保海公營墓。明代。王弘誨。 清朝耆碩里中聞,敕葬新恩借使君。海上松楸覃雨露,日邊劍舄擁風云。茂陵遺草歸時奏,庾嶺寒梅到處芬。知是靈均門下客,大招何處擬騷文。
答皇甫子循見寄。。歐大任。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云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宋代。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才大古人用,論高人先知。晦翁千載人,源流有余師。衣傳正大學,時吐蹇諤辭。國步方險艱,憂端終南齊。袖有濟時策,真言瑯玕披。忠嘉計稷契,不事激與隨。辯論黼座側,聽納天顏怡。林林陛楯郎,相顧胥嘆咨。中有張萬福,拜賀太平基。正賴中流柱,障瀾使東之。胡為勇於去,神龍不容羈。平生廉靖操,為國張四維。西風送漢節,凜凜和霜威。皇華馳周顯,書錦輝繡衣。沮臺占二星,今夕躔已移。江右九州地,俗弊民已疲。高褰赤帷裳,下照及隱微。刑清民乃服,莠除昔始滋。烹鮮戒政擾,漏魚寧綱稀。要令珥筆俗,洗心學書詩。更令佩犢子,竭力事耘耔。鄱江歇瀾波,貫索韜光輝。丕變東楚俗,若詠洙泗涯。小試大儒效,泰山一毫釐。寧如立本朝,措世復雍熙。無容孔席暖,佇興宣室思。歸來納絳節,平登黃扉葉。富貴推不去,乘留復須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