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暖綠粼粼,燕飛來,好是蘇堤才曉。魚沒浪痕圓,流紅去,翻笑東風難掃。荒橋斷浦,柳陰撐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絕似夢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凈洗,花香不了?新綠乍生時,孤村路,猶憶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觴詠如今悄。前度劉郎歸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南浦·春水。宋代。王沂孫。 波暖綠粼粼,燕飛來,好是蘇堤才曉。魚沒浪痕圓,流紅去,翻笑東風難掃。荒橋斷浦,柳陰撐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絕似夢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凈洗,花香不了?新綠乍生時,孤村路,猶憶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觴詠如今悄。前度劉郎歸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譯文
水溫轉暖,湖光粼粼。燕子歸來,正好是蘇堤春曉。魚兒潛入湖水,在水面上留下圓圓的波紋;流水帶走了繽紛狼藉的落花,還嘲笑東風不能把落花清掃干凈。在荒僻的小橋下,有小船從柳陰深處翩翩而出。如今池塘里長滿青草,好似當年謝靈運在詩中表達的夢境。
溪水和白云一起流出空山,流水年年沖洗落花,卻為何花香不消?看到路上新綠乍生,回想起在這孤村路我曾和友人一起游玩,結伴暢游,吟詩作樂。可惜當日的歡愉已成過去,只是滿懷余情不了。上次游玩的地方,此時溪上碧桃是增加了還是有所減少?
注釋
粼粼(lín lín):形容水波碧綠清澈,泛著光亮。
蘇堤(dī):西湖景色之一為“蘇堤春曉”。
流紅:把紅花流走。
池塘:池子的岸堤。塘,堤。
綠(lù):清澈的水。這里指暮春新流出的溪水。
渺渺:綿綿不絕。
茂林觴詠(shāng yǒng):晉王羲之《蘭亭集序》記述了暮春三月三日上巳節在溪邊會集,飲酒賦詩的故事。茂林,茂密的樹林,指會集的地點。觴,飲酒;詠,詠詩。
前度劉郎:意為當日的歡愉。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絕句》有“終逃到是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的詩句。
參考資料:
1、伍心銘編譯,宋詞三百首鑒賞,時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581頁
2、張傲飛編,唐詩鑒賞辭典 宋詞鑒賞辭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850頁
由詞風可以看出該詞應該寫于詞人早年隱居浙江杭州期間,在此期間詞人游覽西湖,為了描述西湖的美以及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而寫下這首詠物詞。
參考資料:
1、劉斯奮譯著,劉斯奮詩譯宋四家詞選 姜夔 張炎,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08,第117頁
王沂孫。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題徐賁眠云軒圖用高季迪韻。。弘歷。 明季能詩家,孰與渤海儔。偶然披此圖,喜復晤青邱。紗幮對快晴,爽風蕩輕裯。胡乃滃勃云,不離幾案頭。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幼文圖成之,老筆殊難侔。昔讀大全集,曠若乘虛舟。末由涉其籓,如望滄瀛洲。是詩久成誦,叫絕杯屢浮。乃今見手跡,動我逸興幽。由來出倫材,美備原可求。詩情鳥云飛,字法龍空游。適然成三絕,展卷不忍收。曾聞白云亭,高躅傳郭休。亦越浮云詩,閒澹憶蘇州。古人渺其遠,誰能勝一籌。正如彼行云,蹤跡難延留。云留固已佳,與之偕由由。云去亦云得,絕無得失愁。虛堂清晝閒,無夢尋莊周。拈來一賡韻,詎論工與不。惟以紀時日,乾隆丙寅秋。
詠物二十四首。清代。周凱。 胎生聞說有鯊魚,多少鯤鮞出尾閭。入腹依然容乳哺,此中空洞定何如。
頌古五十五首。宋代。釋紹曇。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澈庵招游北樓二首。近現代。趙熙。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眾陰。時危萬里仄,思苦百年深。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行者,珍重呂粱心。
送劉玉田通判歸山。宋代。羅公升。 詩工窮鬼妒,貌古人只譏。達士何榮辱,閒官更是非。面無三已慍,身帶一癯歸。已度囊中法,春田春正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