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
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
縣官促里長,堂下鞭撲俱。
不體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問彼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請郡去,預喜民將蘇。
每觀二千石,結束辭國都。
絲韉加錦緣,銀勒以金涂。
兵吏擁後隊,劍撾盛前驅。
君又不若此,革轡陪泥烏。
欵行問風俗,低意騎更駑。
下情靡不達,略細舉其麤。
曾肯為眾異,亦罔為世趨。
學詩聞已熟,愛棠理豈無。
送王介甫知毗陵。宋代。梅堯臣。 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縣官促里長,堂下鞭撲俱。不體天子仁,不恤黔首逋。借問彼為政,一一何所殊。今君請郡去,預喜民將蘇。每觀二千石,結束辭國都。絲韉加錦緣,銀勒以金涂。兵吏擁後隊,劍撾盛前驅。君又不若此,革轡陪泥烏。欵行問風俗,低意騎更駑。下情靡不達,略細舉其麤。曾肯為眾異,亦罔為世趨。學詩聞已熟,愛棠理豈無。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題陶燦文引觴自酌圖七首 其四。清代。王家樞。 我欲希高蹈,世外訪桃源。呼兒狎猿鶴,課仆擾雞豚。白云塞洞口,紅雨亂溪村。不如來飲酒,花下好開尊。
鷓鴣天 讀《柳如是別傳》。近現代。金克木。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凌云筆,寂寞人間白玉樓。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秋夜。宋代。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只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梁燕二首 其一。近現代。吳文治。 畫梁燕燕兩雄雌,添得新雛喜可知。羽翼長成飛去也,忘恩有負鬻勤斯。
春旱既甚禱祈未應小園即事。宋代。文彥博。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