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大師俗姓陳,其名智顗華容人。隋煬皇帝崇明因,號為智者誠敬申。
師初孕育靈異頻,彩煙浮空光照鄰。堯眉舜目熙若春,禪慧悲智嚴其身。
長沙佛前發弘誓,定光菩薩示冥契。恍如登山臨海際,上指伽藍畢身世。
東謁大蘇求真諦,智同靈鷲聽法偈。得宿命通弁無礙,旋陀羅尼華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東,八載瓦官闡玄風。敷演智度發禪蒙,梁陳舊德皆仰崇。
遂入天臺華頂中,因見定光符昔夢。降魔制敵為法雄,胡僧開道精感通。
又有圣賢垂秘旨,時平國清即名寺。贖得魚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講流水。
后主三禮洞庭里,請為菩薩戒弟子。煬皇世鎮臨江涘,金城說會求制止。
香火事訖乃西旋,渚宮聽眾逾五千。建立精舍名玉泉,橫亙萬里皆稟緣。
煬皇啟請回法船,非禪不智求弘宣。遂著《凈名精義傳》,因令徐柳參其玄。
帝既西趍移象魏,師因東還遂初志。半山忽與沙門顛,俄傾逡巡偡韜秘。
止觀大師名法源,親事左溪弘度門。二威灌頂誦師言,同稟思文龍樹尊。
荊溪妙樂間生孫,廣述祖教補乾坤。寫照隨形殊好存,源公瞻禮必益敦。
俾余贊述斯討論,庶幾億載垂后昆。
天臺智者大師畫贊。唐代。顏真卿。 天臺大師俗姓陳,其名智顗華容人。隋煬皇帝崇明因,號為智者誠敬申。師初孕育靈異頻,彩煙浮空光照鄰。堯眉舜目熙若春,禪慧悲智嚴其身。長沙佛前發弘誓,定光菩薩示冥契。恍如登山臨海際,上指伽藍畢身世。東謁大蘇求真諦,智同靈鷲聽法偈。得宿命通弁無礙,旋陀羅尼華三昧。居常西面化在東,八載瓦官闡玄風。敷演智度發禪蒙,梁陳舊德皆仰崇。遂入天臺華頂中,因見定光符昔夢。降魔制敵為法雄,胡僧開道精感通。又有圣賢垂秘旨,時平國清即名寺。贖得魚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講流水。后主三禮洞庭里,請為菩薩戒弟子。煬皇世鎮臨江涘,金城說會求制止。香火事訖乃西旋,渚宮聽眾逾五千。建立精舍名玉泉,橫亙萬里皆稟緣。煬皇啟請回法船,非禪不智求弘宣。遂著《凈名精義傳》,因令徐柳參其玄。帝既西趍移象魏,師因東還遂初志。半山忽與沙門顛,俄傾逡巡偡韜秘。止觀大師名法源,親事左溪弘度門。二威灌頂誦師言,同稟思文龍樹尊。荊溪妙樂間生孫,廣述祖教補乾坤。寫照隨形殊好存,源公瞻禮必益敦。俾余贊述斯討論,庶幾億載垂后昆。
顏真卿(709-784,一說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 ...
顏真卿。 顏真卿(709-784,一說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
游羅浮四首 其四。明代。劉存業。 抱被相隨石室中,天雞初唱海濤紅。晦明不定山頭日,呼舞無端谷口風。前輩書題空石蘚,野人心思只云松。神仙骨相知誰是,更踏飛云最上峰。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近現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眼底淞波,十年歌哭潮來去。摩挲彝鼎勘奇書。健筆班揚侶。指點庭花檻樹。問他時、憑誰認取。桃源何世,付與丹青,暗傳幽素。
慈湖中流遇大風舟危甚食時風止游靈巖寺。宋代。張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
哭稚女雁 其一。清代。屈大均。 當年設帨雁門關,代北諸軍盡解顏。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醉中和王平甫。宋代。梅堯臣。 王瓜未亦方牽蔓,李子才青已近樽。我最年高雜年少,風流還有杜陵孫。
城里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后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陳使君招飲粵秀山是日聽詞人歌陳喬生新制曲有懷喬生。唐代。張喬。 城里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雨后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