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平生已合,林花發(fā)稍稠。風(fēng)入花枝動,日照水光浮。
春敕為詩。南北朝。蕭繹。 池平生已合,林花發(fā)稍稠。風(fēng)入花枝動,日照水光浮。
(508—554)即元帝。字世誠,小字七符。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監(jiān)十三年,封湘東王。命王僧辯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時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戶著籍,不盈三萬。承圣三年,西魏軍來攻,帝尚于龍光殿講《老子》,百官戎服以聽。魏軍至,帝猶賦詩不廢。及城陷,為魏人所殺。在位三年,廟號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讀書,工書善畫,藏書十四萬卷,城破時自行焚毀。所作詩賦輕艷綺靡,與兄綱相仿。著作頗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樓子》及《梁元帝集》輯本。 ...
蕭繹。 (508—554)即元帝。字世誠,小字七符。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監(jiān)十三年,封湘東王。命王僧辯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時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戶著籍,不盈三萬。承圣三年,西魏軍來攻,帝尚于龍光殿講《老子》,百官戎服以聽。魏軍至,帝猶賦詩不廢。及城陷,為魏人所殺。在位三年,廟號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讀書,工書善畫,藏書十四萬卷,城破時自行焚毀。所作詩賦輕艷綺靡,與兄綱相仿。著作頗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樓子》及《梁元帝集》輯本。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其十 懷古。明代。林光。 瓶空無貯粟,松菊在名園。秫酒澆時變,烏巾到老存。北窗元自在,三徑絕煩喧。一任兒曹懶,清風(fēng)自掃門。
送蒙齋兄長游天臺二首。宋代。戴復(fù)古。 山林勝處說天臺,仙佛多從此地棲。司馬八篇通道妙,豐干一語指人迷。時逢好酒從容飲,莫把新詩取次題。白日看云思我否,惠連無分共攀躋。
次韻吳學(xué)錄春日山中雜興七首 其一。明代。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江上行三十首 其十三。明代。鄧云霄。 月落西風(fēng)急,秋螢點點流。卻疑江上女,半夜弄珠游。
次韻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懷八首 其六。明代。王祎。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白云如飛鴻,過眼時歷歷。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四。宋代。楊萬里。 從教節(jié)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