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1) (形聲。從心,弋(
)聲。本義:差誤) 同本義 (側(cè)重不符合客觀實(shí)際)忒,更也。——《說文》
忒,差也。——《廣雅》
故日月不過,而四時(shí)不忒。——《易·豫》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淑人君子,其儀不忒。——《詩·曹風(fēng)·鸤鳩》
忒,差也。——《廣雅·釋詁四》
昊天不忒。——《詩·大雅·抑》
常德不忒。——《老子》第二十八章
(2) 又如:差忒(差錯(cuò))
副詞
(1) 太,過于 。如:忒殺(忒煞。太甚,過于)
(2) 另見
tuī副詞
(1) 〈方〉∶太 。如:人忒多;風(fēng)忒大;這房子忒小
(2) 另見
忒【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他得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惕得切,音慝。《說文》更也。從心弋聲。《詩·大雅》鞠人忮忒。
又《魯頌》享祀不忒。《鄭箋》變也。
又疑也。《詩·曹風(fēng)》其儀不忒。《正義》執(zhí)義如一,無疑貳之心。
又《廣韻》差也。《詩·大雅》昊天不忒。《鄭箋》不差忒也。
又通作貸。《禮·月令》毋或差貸。《呂覽》作差忒。亦通作貣。《史記·宋世家》卜五,占之用二衍貣。今《書·洪範(fàn)》作忒。亦通作慝。《詩·鄘風(fēng)》之死矢靡慝。古作忒。《六書故》忒又作。《書·洪範(fàn)》民用僭忒。《六書》作
。◎按
省爲(wèi)忒,亦猶貸省爲(wèi)貣。
忒【卷十】【心部】
更也。從心弋聲。他得切
(忒)?也。從心。弋聲。他得切。一部。按人部代、?也。弋聲。忒與音義同。尸鳩傳曰。忒、疑也。瞻卬傳曰。忒、差也。皆一義之區(qū)別也。左部曰。者、忒也。參
、不相值也。不相值卽更改之意。凡人有過失改常謂之忒。本無?字。各本有?篆。注云。失常也。從心、代聲。代亦弋聲。則音義皆同。此葢淺人妄增。如貝部貣外沾貸、蟲部?改爲(wèi)蟘皆其類。?篆宜刪。廣韻無?爲(wèi)是也。忒之引申?duì)?wèi)巳甚。俗語用之。或曰大。他佐切。或曰太。或曰忒。俗語曰忒殺。忒之叚借或作貣。
◎ 粵語:tik1
◎ 客家話:[陸豐腔] tet7 [客英字典] tit7 [寶安腔] tit7 tet7 [梅縣腔] tiet7 tiet8 [客語拼音字匯] ted5 [沙頭角腔] tit8 [海陸豐腔] tet7 tit7 tiet7 [臺(tái)灣四縣腔] tet7 tit7 tie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