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詞
(1) (從尸,婁聲。本義:多次) 同本義
屢當(dāng)死。——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公屢促之。——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帝屢欲召。——清· 張廷玉《明史》
屢撩之。——《聊齋志異·促織》
(2) 又如:屢空(經(jīng)常貧乏而一無所有。后用以指貧窮、衣食不繼);屢常(平常,平時);屢復(fù)(多次告白);屢舞(頻頻歌舞);屢試不售(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落榜了);屢遷(多次變易,多次變遷)
屢【寅集上】【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1畫
〔古文〕《集韻》《韻會》
龍遇切,音慮。數(shù)也。《增韻》煩數(shù)。
又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shù)也,當(dāng)數(shù)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