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亶(1041-1103)字信道,號懶堂,慈溪(今屬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試禮部第一,即狀元(進士及第),授臨海尉。神宗時,除神官院主簿,遷秦鳳路提刑,提舉兩浙常平。后任監(jiān)察御史里行,與李定同劾蘇軾,是為「烏臺詩案」。進知雜御史、判司農寺,拜給事中,權直學士院,后為御史中丞。崇寧元年(1102)知南康軍,京以開邊功,由直龍圖閣進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東都事略》有傳。今存趙萬里輯《舒學士詞》一卷,存詞50首。 舒亶的詩文(43篇) 舒亶的名句(2條)
舒亶在烏臺詩案的表現歷來成為他人生的污點。舒亶的行為固然有“過頭”之處,特別是將蘇軾的一些詩句與文章“上綱上線”,確實有悖“君子之道”,為后世所鄙視。但是,他與蘇軾主要是由于政見與觀念不同而導致的矛盾。蘇軾看到了新法實行中的弊端,看到了變法帶來的混亂,因此以詩歌形式表達他的意見。而舒亶積極贊成并參與變法,且性格執(zhí)拗,在他看來,蘇軾雖名高天下,但反對變法、詆毀皇帝就是大罪,就是犯法。
此外,彈劾張商英一事,也反映出舒亶類似的文人品性。張商英是新黨的重要人物,為四川新津人,與舒亶同為新黨中的王(安石)黨30人之列,是有恩于舒亶的同黨中人。據《宋史》記載,這位權重位高的新黨領袖人物,給了舒亶一封信,并將女婿的文章讓舒亶指點,結果舒亶不僅不予指點,而且“恩將仇報”,將張商英的信和女婿文章送到皇帝那里,并彈劾張商英以宰輔之重干擾諫官的工作。結果張商英被免職貶為江陵稅官。世人由此認定舒亶是恩將仇報的奸人。
據歷史資料研究與分析,這件事很可能是《宋史》作了假。《宋史》為元脫脫主編,在二十四史中差錯最多,特別是有關舒亶的主要材料取自《邵氏見聞錄》,而此書是邵伯溫所作,邵伯溫是一個充滿偏見并偏執(zhí)的舊黨人物,因而此書對新黨人物的記載就極不真實。好在同一時代的文獻《東軒筆記》記載了這件事,其過程相似,但原因卻完全不同。
原來張商英要女婿在科舉考試中順利中舉,就想借用舒亶之力,所以寫信暗示,另送文章給他以作聯絡。讓張商英想不到的是,舒亶因品性使然,不想因私情而讓“有關部門”幫助,從而失去其監(jiān)察的獨立性和公正性。所以他在奏書中寫上自己的反感。最后張商英的這種行為受到懲處。
敢作敢為的舒亶被連續(xù)委以重任,朝中大臣多怕他彈劾,一些朝官對以舒亶為首的御史臺也多有不滿。《宋史》載:“舉劾多私,氣焰熏灼,見者側目,獨憚王安禮。”“多私”未必,但這個時期的舒亶意氣飛揚倒很可能是事實,因為他正處在仕途的黃金時期。但由于得罪的人太多,他的仕途不久便黯然中止。
元豐六年,任翰林的舒亶因論奏朝廷錢糧等事與尚書省產生矛盾。也許是神宗為了平衡新舊兩黨的力量,發(fā)話說:“身為執(zhí)法而罪妄若是,安可置也。命追兩秩,勒停。”舒亶就這樣被罷免了。盡管以“微罪”罷免,但朝廷一片歡呼,因為對朝官而言,少一個比較會“尋麻煩”的人畢竟不是壞事。當時對此事的記載是“雖坐微罪廢斥,然遠近稱快”。
舒亶黯然回鄉(xiāng),遷居鄞縣。那一年他僅42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于是他遷居于鄞縣的月湖畔,名其居曰“懶堂”,一個“懶”字,很可能蘊含著他心中的憤懣與不平?自此后終神宗一朝,沒有再被起用。直至紹圣元年,53歲的舒亶才被起用為官,后為朝廷帶兵平定了一些地方的反叛,鞏固地方統治。崇寧二年,舒亶生病死于軍中,終年62歲。
虞美人·寄公度。宋代。舒亶。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虞美人·寄公度。宋代。舒亶。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宋代。舒亶。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長江袞袞西南流,秋水時至狂不收。大浪似屋山欲浮,王侯神智禹所啾。
萬鬼琢玉它山幽,梅梁赑屃臥龍虬。咄嗟湍駭就斂揫,巨靈縮手愚公羞。
粹老使君前被召約往它山謁善政侯祠既不果以書見抵謂可嘆惜并示廣德湖新記因成長句奉寄。宋代。舒亶。 長江袞袞西南流,秋水時至狂不收。大浪似屋山欲浮,王侯神智禹所啾。萬鬼琢玉它山幽,梅梁赑屃臥龍虬。咄嗟湍駭就斂揫,巨靈縮手愚公羞。障成十里沙中洲,支分股引聽所求。赤旱稽浸民不憂,那得蟲蝗隨督郵。污邪甌窶滿車篝,斯民飽煖何以酬。廟貌突兀寒溪頭,歲歲雞黍祠春秋。老農擊鼓稚子謳,當時人物紛雁鷗。豈無鼎食腰金儔,朽骨往往空蒿丘。姓名幾復人間留,唯侯施惠膏如油。江聲浩浩風飂飂,千古不見使人愁。拔俗萬丈山標崷,使君不減裴商州。下車百蠹隨鋤耰,一笑四境無瘡疣。天閑老步須驊騮,已聞歸作金華游。欽賢訪古意未休,畫船載酒岸鳴騶。約我與往置脯饈,冠蓋紛紛暇莫偷。搔首悵望情綢繆,我問使君亦何尤。西湖萬頃蛟龍湫,幾年荒茀今則脩。鼛鼓弗勝財不掊,長堤岌嶪高岑樓。寫有澮兮蕩有溝,馀波北注引漕舟。桑麻被野禾連疇,鶴鶴白鳥雜游鯈。菰蒲菱芡厭采搜,柳楊成幄蔭道周。耕漁呼歌羸病瘳,使君之賜侯可侔。天邊旌旆看悠悠,父老雪涕爭攀辀。地僻借恂恨無由,高文摛秀春華抽。豐碑崒嵂镵銀鉤,千年空此留海陬。君知此日思君不,還如今日人思侯。
一落索 其二。宋代。舒亶。 葉底枝頭紅小。天然窈窕。后園桃李謾成蹊,問占得、春多少。不管雪消霜曉。朱顏長好。年年若許醉花間,待拼了、花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