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登山阜,寒煙帶雨痕。竹梢三里寺,桑葉幾家村。
遠浪搖江島,長蕪入縣門。舊時王謝宅,今日只啼猿。
登臥龍山。清代。余懷。 薄暮登山阜,寒煙帶雨痕。竹梢三里寺,桑葉幾家村。遠浪搖江島,長蕪入縣門。舊時王謝宅,今日只啼猿。
(1616—?)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字澹心,號無懷,又號曼翁、鬘持老人。居南京。作《板橋雜記》,述秦淮妓女事。詩清而能綺,麗而不靡,有《味外軒稿》、《東山談苑》。 ...
余懷。 (1616—?)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字澹心,號無懷,又號曼翁、鬘持老人。居南京。作《板橋雜記》,述秦淮妓女事。詩清而能綺,麗而不靡,有《味外軒稿》、《東山談苑》。
過南劍州芋陽舖見桃花。宋代。蔡襄。 七年相別復相逢,墻外千枝依舊紅。只有蒼顏日憔悴,奈緣多感泣春風。
妒婦津。明代。張煌言。 妒婦死津頭,津亦名「妒婦;」少女相經過,風雨不得渡。或為蓬垢顏,竊恐逢彼怒。古云粥倉庚,可以療此痼;惜哉彼婦愚,雖死猶弗悟!
癖性。宋代。釋文珦。 癖性唯耽靜,溪山占一坳。小橋橫獨水,矮屋蓋重茅。坎井寒泉冽,深蹊密陰交。閒門終日掩,不許俗人敲。
六七月之交山中涼甚。宋代。陸游。 城市方炎熱,村墟乃爾涼。拂窗桐葉下,繞舍稻花香。獨鶴警秋露,雙螢明屋梁。臥聞機婦織,感嘆夜初長。
題鄭侍御藍田別業。唐代。張喬。 秋山清若水,吟客靜于僧。小徑通商嶺,高窗見杜陵。云霞朝入鏡,猿鳥夜窺燈。許作前峰侶,終來寄上層。
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其十 招關中。元代。楊維楨。 太原李,繼忠襄。京兆李,王咸陽。唇齒相依勢相望,搆讒煽虛撼金床。王綱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關中伐太原。大丞相,偏將軍,士馬百萬蹂燕云。國已墟,關來從。尉之陀,竇之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