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光風裊裊,轉幽蕙,泛崇蘭。最上巳清明,相期一日,百歲逢難。
秋千自兒女事,快鄰翁、覆手羽觴乾。莫道韶華一月,從今已屬春殘。
故人回首隔長安。輪值下金鑾。對賜火新煙,應思韨禊,何地江干。
依然齒牙牢在,并年時、花似露中看。獨賴中書未老,言時發尚沖冠。
木蘭花慢。元代。姚燧。 暢光風裊裊,轉幽蕙,泛崇蘭。最上巳清明,相期一日,百歲逢難。秋千自兒女事,快鄰翁、覆手羽觴乾。莫道韶華一月,從今已屬春殘。故人回首隔長安。輪值下金鑾。對賜火新煙,應思韨禊,何地江干。依然齒牙牢在,并年時、花似露中看。獨賴中書未老,言時發尚沖冠。
姚燧。 元文學家。字端甫,號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能文,與虞集并稱。所作碑志甚多,大都為歌頌應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輯有《牧庵集》。
文獻太子挽歌詞五首 其五。唐代。徐鉉。 綵仗清晨出,非同齒胄時。愁煙鎖平甸,朔吹繞寒枝。楚客來何補,緱山去莫追。回瞻飛蓋處,掩袂不勝悲。
壬辰重九即席。宋代。韓琦。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倒垂蓮。
張丞見和次韻答之。宋代。陳造。 我本山林人,娛老有日用。時須禽一戲,暇乃笛三弄。言償作縣責,顧敢寶所重。催科未妨拙,防速牙角訟。
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元代。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故園卷餅思新菜,凍井澆梅出暖泉。誰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紋篇。
渡錢塘七首 其七。明代。胡應麟。 坐擁輕橈入亂山,蓬萊東望彩云閒。麻姑是處堪攜手,重疊秋江倚翠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