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和滄浪孺子歌,東風吹皺縠紋波。幽禽哺子櫻桃少,浮草一苗蝌蚪多。
天與一官□□拙,春馀幾日喜晴和。少須幸有寬閑地,□□茅亭俯芰荷。
后園野池詩。元代。仇遠。 欲和滄浪孺子歌,東風吹皺縠紋波。幽禽哺子櫻桃少,浮草一苗蝌蚪多。天與一官□□拙,春馀幾日喜晴和。少須幸有寬閑地,□□茅亭俯芰荷。
仇遠(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號山村、山村民,人稱山村先生。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元大德年間(1297~1307)五十八歲的他任溧陽儒學教授,不久罷歸,遂在憂郁中游山河以終。 ...
仇遠。 仇遠(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號山村、山村民,人稱山村先生。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元大德年間(1297~1307)五十八歲的他任溧陽儒學教授,不久罷歸,遂在憂郁中游山河以終。
錢申仲大夫索四亭詩各賦一首 白云亭。宋代。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滿目。愿言結斯廬,聊用慰幽獨。
送兄弟還都至長葛河上四首·雙禽。宋代。韓維。 雙雙河洲禽,文彩披丹質。飛翔不離渚,鳴戲自終日。寒魚伏冰池,歲暮饑爾匹。不欲遠求林,投身避羅畢。
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唐代。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鷓鴣天。明代。楊慎。 恰喜高秋爽氣新。卻愁秋月解傷神。酒闌二十年前事,夢醒三千里外身。楓葉岸,菊花津。且須勤買阿寧春。帳頭傀儡元來假,枕上邯鄲豈是真。
病中呈諸友。宋代。朱熹。 窮居值秋晦,抱疾獨齋居。行稀草生徑,一雨復旬馀。交親各所營,曠若音塵疏。始悟端居樂,復理北窗書。讀誦興已闌,起坐方躊躇。綠樹滿空庭,策策涼飆初。良時不復停,煩吝未云祛。還思對君子,日夕佇軒車。
謝文節號鐘琴歌。清代。張廷壽。 嶧山之桐高不俯,風雨呵護蛟龍舞。山靈削作東山琴,從此精誠萬萬古。其名一十有六字,言言如出公肺腑。其旁更有疊山字,云是當年公手補。吁嗟此琴爾何不伴諸葛居隆中,抱膝遂定三分功。而獨長依海上孤臣蹤,琴之遇兮亦何窮。吁嗟此琴,爾何不為王門戴逵有,一朝破軫又誰咎。而獨追隨附公以不朽,琴之壽兮又何久。一彈兮洋洋,羈身茶坂心悲傷。再彈兮脈脈,苦憶護堂遠相隔。三彈四彈兮凄以哀,天心已去兮不可回。趙家宮殿兮付離黍,厓山戰艦兮成飛灰。別館兮徘徊,采薇蕨兮唐石山隈。愿尋乾凈之黃土兮抱夜月,而獨上夫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