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山峻絕有新亭,公退時來看洞庭。
天外微茫二湖合,波心縹緲一峰青。
非時爽氣生云雨,永夜寒光浸斗星。
千古登臨增健筆,投文猶可吊湘靈。
巴陵官舍二題·湖山亭。宋代。孔武仲。 縣山峻絕有新亭,公退時來看洞庭。天外微茫二湖合,波心縹緲一峰青。非時爽氣生云雨,永夜寒光浸斗星。千古登臨增健筆,投文猶可吊湘靈。
(1041—1097)宋臨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進士。哲宗元祐初,歷秘書省正字、集賢校理、國子司業。四年,為著作郎,論科舉之弊,詆王安石《三經新義》,請復詩賦取士,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策。拜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八年,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坐元祐黨奪職,居池州卒。與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時號三孔。有《詩書論語說》、《金華講義》、《芍藥譜》、《內外制》、《雜文》、《宗伯集》(編入《清江三孔集》)。 ...
孔武仲。 (1041—1097)宋臨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進士。哲宗元祐初,歷秘書省正字、集賢校理、國子司業。四年,為著作郎,論科舉之弊,詆王安石《三經新義》,請復詩賦取士,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策。拜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八年,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坐元祐黨奪職,居池州卒。與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時號三孔。有《詩書論語說》、《金華講義》、《芍藥譜》、《內外制》、《雜文》、《宗伯集》(編入《清江三孔集》)。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宋高宗。 人有賢否,道有廢興。子如命何,營營震驚。季孫雖惑,景伯莫平。師資一言,秩祀亦懲。
寒悰 其二。清代。孫原湘。 爐煙搖漾奈風何,似妾心頭委曲多。擔得虛名招嫉妒,悔因堅約致蹉跎。雙關語秘瞞青鳥,一尺身懸抵絳河。剩有悲愁相對分,不忙時節定來過。
白馬渡。宋代。洪皓。 國步日多事,霜露任沾衣。留落十五年,至今方北歸。繚繞一萬里,人物太半非。昔時渡盟津,賓從爭扶持。北辰渡白馬,陰噎日無輝。一酎祈利涉,馮夷莫予違。驚秋感葉脫,況乃思鱸肥。父老行歡息,風雨仍霏微。夜投胙城宿,百里即王畿。遙望一惆悵,何當拜天威。
次吳篁嶼贈別。宋代。楊公遠。 每嗟人世等浮漚,會聚如云散復收。詩賦別情無白雪,酒澆離思有青州。見梅須寄一枝信,對月還關兩地愁。此去若逢風雨夜,肯思細話對床不。
晚步。宋代。連文鳳。 不知風露寒,深坐翠微間。對酒秋花盡,看云暝鶴還。鐘聲黃葉寺,樵唱夕陽山。安得吟身健,長隨白日間。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韻。宋代。陳普。 逾浹秋旸已望云,芭蕉一夜慰愁人。陰陽各有時中處,不可相無似兩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