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隨家天子都,背負巨海襟江湖。
江分青山湖獻白,梁宋千里傳膏腴。
朱坊瓊園玩月夜,谷林九曲秋陽徂。
奇辭巧語不可極,盛事往往開天衢。
我家太傳官三載,文物方值開元初。
四并堂前木芍藥,小金山下紋車璖。
沸天哀笳律新婉,照水粉面衣袒裕。
少年意盛不自屈,直欲赤手擒於菟。
翁云學等不可躐,俾著逢掖勤詩書。
泮宮得就弟子列,親見土子衣諸于。
子時燕頷出頭角,眾中轉自窺陳吳。
孤羆自爾事拱默,嫫姆未免爭妍姝。
夤緣傍石見光彩,驚破塵匣譽明珠。
同袍傳諷梅花句,知子名字須氈毹。
分攜兩家止隔歲,果貢長篚先鄉書。
巍巍廣殿厭長策,曄曄盛譽嗤諸儒。
蓬萊海徼通外服,坐戢巨浪張威弧,
超騰意子便得路,亦復坎壈游窮途。
我年二十始冠弁,一門嬰禍奔淮隅,
辛勤往來向萬里,壯志滅沒忘前圖。
再游黨塾事商較,齒發已壯頭須梳。
十年低徊不附奏,閭閻婦子欣揶揄。
年將四十偶占第,朱顏已變無膚腴。
一官從此浪隨牒,十生九死群鼪鼯。
祠官香火即系外,孝祥視履傷疲駑。
舊聞子官向西蜀,萍跡飄泊來東吳。
相望夐遠思會合,安得插羽先陽烏。
偶然婦家有近黨,一官宰社依南都。
報言歸妹得異士,乃知子食江南魚。
我時方冬寓窮屋,喜氣不覺排寒區。
那知老乃并姻婭,自此日覬參又鳧,
人生會合信難料,短書先寄三年馀。
今朝得子歲前遍,指數舊事談菑畬。
論情感恨共歲月,談經造理分賢愚。
孔師已沒道堙塞,遙的千載想盤盂。
百家搜唱互詭怪,決意剪剔隨榛蕪。
有如出門問長道,敗溺壓覆無須臾。
子今識路又鼓勇,直到定處無紛如。
蓬萊季父已荒謝,揚州舊士多淪胥。
即今我年五十六,四易寒暑君前驅。
兒雖已婚女未嫁,氣何與子相乘除。
寒窗何日共樽酒,一取耳熱同歌呼。
寄曹嘉父。宋代。王洋。 廣陵隨家天子都,背負巨海襟江湖。江分青山湖獻白,梁宋千里傳膏腴。朱坊瓊園玩月夜,谷林九曲秋陽徂。奇辭巧語不可極,盛事往往開天衢。我家太傳官三載,文物方值開元初。四并堂前木芍藥,小金山下紋車璖。沸天哀笳律新婉,照水粉面衣袒裕。少年意盛不自屈,直欲赤手擒於菟。翁云學等不可躐,俾著逢掖勤詩書。泮宮得就弟子列,親見土子衣諸于。子時燕頷出頭角,眾中轉自窺陳吳。孤羆自爾事拱默,嫫姆未免爭妍姝。夤緣傍石見光彩,驚破塵匣譽明珠。同袍傳諷梅花句,知子名字須氈毹。分攜兩家止隔歲,果貢長篚先鄉書。巍巍廣殿厭長策,曄曄盛譽嗤諸儒。蓬萊海徼通外服,坐戢巨浪張威弧,超騰意子便得路,亦復坎壈游窮途。我年二十始冠弁,一門嬰禍奔淮隅,辛勤往來向萬里,壯志滅沒忘前圖。再游黨塾事商較,齒發已壯頭須梳。十年低徊不附奏,閭閻婦子欣揶揄。年將四十偶占第,朱顏已變無膚腴。一官從此浪隨牒,十生九死群鼪鼯。祠官香火即系外,孝祥視履傷疲駑。舊聞子官向西蜀,萍跡飄泊來東吳。相望夐遠思會合,安得插羽先陽烏。偶然婦家有近黨,一官宰社依南都。報言歸妹得異士,乃知子食江南魚。我時方冬寓窮屋,喜氣不覺排寒區。那知老乃并姻婭,自此日覬參又鳧,人生會合信難料,短書先寄三年馀。今朝得子歲前遍,指數舊事談菑畬。論情感恨共歲月,談經造理分賢愚。孔師已沒道堙塞,遙的千載想盤盂。百家搜唱互詭怪,決意剪剔隨榛蕪。有如出門問長道,敗溺壓覆無須臾。子今識路又鼓勇,直到定處無紛如。蓬萊季父已荒謝,揚州舊士多淪胥。即今我年五十六,四易寒暑君前驅。兒雖已婚女未嫁,氣何與子相乘除。寒窗何日共樽酒,一取耳熱同歌呼。
(1087—1154)宋楚州山陽人,字元渤。王資深子。徽宗宣和六年進士。高宗紹興初詔試館職,歷秘書省正字、校書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誥。十年以權發遣吉州換邵武軍。洪皓使金歸,人無敢過其居,洋獨與往來,為人誣告與聞洪皓欺世飛語,以直徽猷閣出知饒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號王南池。善詩文,其詩極意鏤刻,文章以溫雅見長。有《東牟集》。 ...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陽人,字元渤。王資深子。徽宗宣和六年進士。高宗紹興初詔試館職,歷秘書省正字、校書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誥。十年以權發遣吉州換邵武軍。洪皓使金歸,人無敢過其居,洋獨與往來,為人誣告與聞洪皓欺世飛語,以直徽猷閣出知饒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號王南池。善詩文,其詩極意鏤刻,文章以溫雅見長。有《東牟集》。
夏日御園閒詠 其五。。弘歷。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里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鉤新月鏡中涵。
題可山梅花巖。宋代。張煒。 高人深欲買山居,常辦栽梅養鶴圖。喜有名園鄰水月,不妨清夢憶江湖。羲之坦腹應相愛,和靖掀髯足自娛。旦夕杖藜須踐約,錦囊先束付奚奴。
寄檢法奉議。宋代。彭汝礪。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沅州。。何喬新。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游金山寺見舊作有述同游者兩謝君方子公張明教及童子二仲也。明代。袁宏道。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駭目洞心處,危滕峭石邊。無栽慈竹地,有縱怒鵬天。一壁云皆碎,千溝瓦忽縣。波涵萬里月,石老六朝煙。楊子來歌吹,南徐閱井廛。萍飄建鄴鎮,豆許海門船。鯊鬣遮晴島,珠胎射綠淵。云堂招賈客,鹽豉供朝賢。夜火朝嵐市,風枝水響禪。山中無印老,休舉帶因緣。
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潘光祖。 留臺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姬公未是明農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蔥青樹長雙條玉,長白山儲千里駒。雖以傳經存晚計,更須調鼎向天衢。九重正想夔龍佐,四字爭思霖雨濡。眉壽即今將指使,霞觴端與鶴書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