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風威壯,今朝瑞雪呈。徊翔如有待,附著不勝輕。
疊疊云篩下,番番雨簇成。雕鐫非眾巧,融結似無精。
河漢潛欺沒,乾坤欲混并。漫空雖結白,觸處已縱橫。
枯茂全妝出,洼隆一概平。參差相掩覆,散亂或逢迎。
遠岫依稀失,高松獨自榮。光明通鬼穴,肅殺下天兵。
揮霍偏隨馬,憑陵或繞城。威棱生劍戟,物色儼冠纓。
樓閣危將墮,烏鳶噤不鳴。巖封蹲豺起,岸斷蟄龍驚。
地軸猶疑折,林梢不易擎。秾寒排瘴毒,和氣入春耕。
雖學峨峨勢,其如薄薄名。暗銷知地暖,坐對覺神清。
交互當門舞,玲瓏照眼明。味宜茶品試,力與酒權爭。
佳景誰能賞,幽吟似有情。開樽煩點綴,喣筆為題評。
舊說三農慶,量深一尺盈。憂民心正切,擊缶助歡聲。
詠雪。宋代。馮山。 半夜風威壯,今朝瑞雪呈。徊翔如有待,附著不勝輕。疊疊云篩下,番番雨簇成。雕鐫非眾巧,融結似無精。河漢潛欺沒,乾坤欲混并。漫空雖結白,觸處已縱橫。枯茂全妝出,洼隆一概平。參差相掩覆,散亂或逢迎。遠岫依稀失,高松獨自榮。光明通鬼穴,肅殺下天兵。揮霍偏隨馬,憑陵或繞城。威棱生劍戟,物色儼冠纓。樓閣危將墮,烏鳶噤不鳴。巖封蹲豺起,岸斷蟄龍驚。地軸猶疑折,林梢不易擎。秾寒排瘴毒,和氣入春耕。雖學峨峨勢,其如薄薄名。暗銷知地暖,坐對覺神清。交互當門舞,玲瓏照眼明。味宜茶品試,力與酒權爭。佳景誰能賞,幽吟似有情。開樽煩點綴,喣筆為題評。舊說三農慶,量深一尺盈。憂民心正切,擊缶助歡聲。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獻能。時稱鴻碩先生。嘉祐二年進士。熙寧末,為秘書丞、通判梓州。鄧綰薦為臺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薦于朝,官終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馮安岳集》。 ...
馮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獻能。時稱鴻碩先生。嘉祐二年進士。熙寧末,為秘書丞、通判梓州。鄧綰薦為臺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薦于朝,官終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馮安岳集》。
宋宗廟登歌八首 其七 高祖武皇帝歌。兩漢。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云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至道惟王,大業有劭。降德兆民,升歌清廟。
山居二十詠 其十三 雙魚。宋代。洪適。 犀角透魚龍,石肌蘊星斗。亦有無情花,枝頭魚貫柳。
夢錫遺蔗。宋代。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尚如活。傍求未得之,分遺意特達。中凝甘露漿,外削紫玉屑。漸欣入佳境,仍喜對高節。應知方著書,持此解消渴。
偈六十九首 其六十五。宋代。釋道寧。 摩竭正令,未免崎嶇。少室垂慈,早傷風骨。腰囊挈錫,辜負平生。煉行灰心,遞相鈍致。爭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五片,黃鳥一聲兩聲。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維雖巧畫難成。直饒便恁么,猶是涉途程。人從卞州來,不得東京信。
別家后次飛狐西即事。唐代。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