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宮闕鎖崔嵬,書史頻看祇亂堆。華蓋稍瞻天北極,紫云曾識道東來。
功名方與英豪共,懷抱仍逢故舊開。造物為君如有意,一番風雪洗浮埃。
依韻和蔣津雪中見寄。宋代。陸佃。 蓬萊宮闕鎖崔嵬,書史頻看祇亂堆。華蓋稍瞻天北極,紫云曾識道東來。功名方與英豪共,懷抱仍逢故舊開。造物為君如有意,一番風雪洗浮埃。
陸佃,宋熙寧三年(1070)進士,授蔡州推官、國子監直講。元豐時擢中書舍人、給事中。哲宗時徙知鄧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為禮部侍郎,命修《哲宗實錄》。后拜尚書右丞,轉左丞(副宰相)。家貧苦學,映月讀書。過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當問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寧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進士甲科,調蔡州推官召為國子監直講。安石以佃不附已,專付之經術,不復咨以政。徽宗時,為尚書右丞。每欲參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黨籍,能為中大夫,知亳州。 ...
陸佃。 陸佃,宋熙寧三年(1070)進士,授蔡州推官、國子監直講。元豐時擢中書舍人、給事中。哲宗時徙知鄧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為禮部侍郎,命修《哲宗實錄》。后拜尚書右丞,轉左丞(副宰相)。家貧苦學,映月讀書。過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當問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寧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進士甲科,調蔡州推官召為國子監直講。安石以佃不附已,專付之經術,不復咨以政。徽宗時,為尚書右丞。每欲參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黨籍,能為中大夫,知亳州。
燈下偶書。清代。鄭孝胥。 新涼有味在秋燈,悅耳風蟬得未曾。祇蹈貪涼宜蚤睡,因涼引睡卻堪憎。
贈顏君。清代。屈大均。 復圣之子孫,大宗在曲阜。峨峨司勛郎,與我知交久。曩者游西秦,聲詩相可否。黃河石華魚,華陰槐曲酒。風俗愛宗周,酣歌亦擊缶。洋洋風雅篇,正變無不有。夫子昔刪詩,先師嘗左右。三百所弦歌,琴聲滿窗牖。龜山與猗蘭,二操亦在手。子孫被流風,德性嘗敦厚。世為魯大夫,文獻十而九。宗器多圭璋,孔氏稱甥舅。光祿善五言,人誦秋胡婦。遺響在黃門,一賦如瓊玖。司勛正始聲,比興無其偶。賦詩存諷諫,美刺絕不茍。君也為哲兄,塤篪如一口。陋巷有神靈,文章作淵藪。分支去溫陵,禮樂遙遵守。閩海接泗沂,先學相師授。公本濟世才,輝映桃陵后。為政歷朔南,聲教先孝友。含吐黃鐘音,中和以自壽。復圣乃春生,一陽為物母。以配復初爻,龍潛未見首。元氣在素王,司徒能多取。公也益含弘,光大庶無負。
歲除寄王中齋。宋代。真山民。 徂歲已匆匆,何人似此翁。事雖隨世異,道不與冬窮。身老心猶壯,髯斑臉自紅。椒花一杯酒,明日又春風。
登桐山。。孫承恩。 桐山嵯峨屹孤峰,下瞰江水當奔沖。我來攝衣凌絕頂,飄飄兩袖乘長風。懷仙頗憶桐仙翁,桐仙一去幾經載,猶有像設留遺蹤。道人考擊晨昏鐘,深淵不怕驚魚龍。風送搖搖渡江去,城中兒女酣睡方濛濛。煙光微茫淡秋容,潦水落盡寒潭空。全浙江山吾目中,乾坤浩蕩開心胸。夕陽渺渺隨征鴻,白云飛來如我從。何當乘之游海上,去看日出扶桑紅。
圖書應明主,策府宴嘉賓。臺曜臨東壁,乾光自北辰。
網羅窮象系,述作究天人。圣酒千鐘洽,仙廚百味陳。
成山徒可仰,涉海詎知津。幸逢文教盛,還睹頌聲新。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賓字)。唐代。劉升。 圖書應明主,策府宴嘉賓。臺曜臨東壁,乾光自北辰。網羅窮象系,述作究天人。圣酒千鐘洽,仙廚百味陳。成山徒可仰,涉海詎知津。幸逢文教盛,還睹頌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