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李唐秘府堆故紙,韓老作詩■校理。
若此當時九歲童,苞裹寶函漸血指。吾宗魁橐百世傳,近騎箕尾凌蒼煙。
再生雛鳳墮君砌,次第聲名期拍肩。愿渠養氣休吟誦,六翮縭褷鳳質竦。
椅桐傾枝真有待,羽儀留作清時用。我今老去不作文,閉精嘿坐學養神。
蕭然衰白不復漆,猶喜兒輩奔秦軍。閒扣商謳詡人瑞,筆陣縱橫人不畏。
歸看英物定何如,山西老將空羞愧。
次邵卓翁韻奉寄族祖竹巖令孫。宋代。方一夔。 君不見李唐秘府堆故紙,韓老作詩■校理。若此當時九歲童,苞裹寶函漸血指。吾宗魁橐百世傳,近騎箕尾凌蒼煙。再生雛鳳墮君砌,次第聲名期拍肩。愿渠養氣休吟誦,六翮縭褷鳳質竦。椅桐傾枝真有待,羽儀留作清時用。我今老去不作文,閉精嘿坐學養神。蕭然衰白不復漆,猶喜兒輩奔秦軍。閒扣商謳詡人瑞,筆陣縱橫人不畏。歸看英物定何如,山西老將空羞愧。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為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為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與張支百研江話詩隨筆。清代。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弋陽道中望圭峰諸山。明代。吳與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商高宗陵廟詩。宋代。李廌。 筑巖胥靡繼甘盤,此道寥寥不復存。古廟秋風塵黯黯,故陵煙樹月昏昏。君臣難遇真千載,岸谷誰知舊九原。魏尚端能似頗牧,獨無新夢到天閽。
神宗皇帝挽辭 其三。宋代。黃裳。 集英春又到,閒了萬年觴。曉鼓催攢殿,悲風助挽郎。帝符歸有道,仙仗去無方。誰念頻回首,諸生淚兩行。
六十 其三。。聶紺弩。 阿婆三五少年時,西抹東涂酒一卮。囊底但教錐尚在,世間誰復肚常饑。行年六十垂垂老,所謂文章處處疵。已省名山無我分,月光如水又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