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節馳群望,神休答帝祈。
同云先北合,馀霰遂西飛。
近野銀開界,遙山玉吐輝。
梅飄知臘破,絮舞誤春歸。
謝市人驚麵,曹風客比衣。
稍添波面白,併作土膏肥。
苑闊沈蒼霧,川明失素磯。
獵場漫獸跡,農畝罷民欷。
興覺龍沙接,寒將裸壤違。
光迷梁日曉,潤息甕畦機。
仙氅誰連袂,幽蘭更撫徽。
恐應緣麗唱,歡意徹天扉。
次韻和吳侍郎佳雪應祈豐年有望。宋代。宋庠。 使節馳群望,神休答帝祈。同云先北合,馀霰遂西飛。近野銀開界,遙山玉吐輝。梅飄知臘破,絮舞誤春歸。謝市人驚麵,曹風客比衣。稍添波面白,併作土膏肥。苑闊沈蒼霧,川明失素磯。獵場漫獸跡,農畝罷民欷。興覺龍沙接,寒將裸壤違。光迷梁日曉,潤息甕畦機。仙氅誰連袂,幽蘭更撫徽??謶夳惓?,歡意徹天扉。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次韻和石學士見寄十首。宋代。宋庠。 榮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劇春熙。須知散櫟無庸日,方到群材構廈時。
惠文伯居士請贊 其六。。釋崇岳。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沒人情,佛亦掃。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菩薩蠻 其二。近現代。趙尊岳。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欞。雛蜂趲落英。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
甲寅八月約大田胡同登釣臺次舊韻 其二。明代。張天賦。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