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峙東流意欲分,紫簫呼鳳隔煙聞。
書因屢答機無素,夢為頻驚峽費云。
羽帳枕寒晨未轉,玉樓衣冷夜還薰。
琴烏一曲何曾聽,七十鴛鴦失舊群。
無題。宋代。宋庠。 西峙東流意欲分,紫簫呼鳳隔煙聞。書因屢答機無素,夢為頻驚峽費云。羽帳枕寒晨未轉,玉樓衣冷夜還薰。琴烏一曲何曾聽,七十鴛鴦失舊群。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鵲橋仙 七夕寄外。清代。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人間別后,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贈萬生。清代。屈大均。 寡婦得丹穴,禮抗萬乘君。百尺懷清臺,煌煌巴水濱。丈夫無貨財,為德將何因。觀時得權變,白圭誠智人。東南市玉帛,西北貿馬牛。為君富敵國,五行運其籌。握土成黃金,丹訣藏浮丘。關中日轉餉,地利如川流。功名何赫赫,誰知文終侯。
首尾吟 其八十三。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
介胄鷹揚出,山林蟻聚空。忽聞飛簡報,曾是坐籌功。
迥夜昏氛滅,危亭眺望雄。茂勛推世上,馀興寄杯中。
喜色煙霞改,歡忻里巷同。幸茲尊俎末,飲至又從公。
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唐代。郭澹。 介胄鷹揚出,山林蟻聚空。忽聞飛簡報,曾是坐籌功。迥夜昏氛滅,危亭眺望雄。茂勛推世上,馀興寄杯中。喜色煙霞改,歡忻里巷同。幸茲尊俎末,飲至又從公。
天平圭禪師書至賦詩答之(二首)。。止庵法師。 西山鸞鶴少因緣,只向天平住一年。無限別來惆悵事,紫藤花落寺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