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有完士,希世無良籌。
偶穿東郭履,遂別野人舟。
不恥篆刻賦,來肩英俊游。
私智甚鳧短,塵容若鴟愁。
備員太史氏,補屬富民侯。
姑學了官事,何嘗分主憂。
日貪斗食利,歲感星躔周。
中都富才彥,方駕若龍虯。
茂先善史漢,平津治春秋。
高文用司馬,格五寵虞丘。
間闊路逢葛,繽紛人召鄒。
桑羊興賈豎,安國出縲囚。
汲鄭貴交盛,徐陳英藻遒。
況乃天下樞,雄雌來九州。
衣冠徑複道,鼓吹出長楸。
席上萬錢箸,橋邊八列騶。
雍容緩魯玦,意氣拂吳鉤。
咨予良不韙,瓴甓廁珠璆。
吹竽昔已濫,在梁今可尤。
臺閣魏舒被,風霜蘇季裘。
有志謝軒鶴,無機防海鷗。
恭竢杜陵課,誅茅歸故疇。
歲晏出沐感事內訟一首。宋代。宋庠。 山海有完士,希世無良籌。偶穿東郭履,遂別野人舟。不恥篆刻賦,來肩英俊游。私智甚鳧短,塵容若鴟愁。備員太史氏,補屬富民侯。姑學了官事,何嘗分主憂。日貪斗食利,歲感星躔周。中都富才彥,方駕若龍虯。茂先善史漢,平津治春秋。高文用司馬,格五寵虞丘。間闊路逢葛,繽紛人召鄒。桑羊興賈豎,安國出縲囚。汲鄭貴交盛,徐陳英藻遒。況乃天下樞,雄雌來九州。衣冠徑複道,鼓吹出長楸。席上萬錢箸,橋邊八列騶。雍容緩魯玦,意氣拂吳鉤。咨予良不韙,瓴甓廁珠璆。吹竽昔已濫,在梁今可尤。臺閣魏舒被,風霜蘇季裘。有志謝軒鶴,無機防海鷗。恭竢杜陵課,誅茅歸故疇。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東園宴罷。明代。朱誠泳。 三分春色正當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簾風。
挽四世伯祖忠襄公詩。明代。毛可珍。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白皦春辭。明代。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十五。清代。王時翔。 一鏡香云綰玉簪。兩灣秋水帶秋嵐。海中明月夢中探。修竹多依花焰焰,古梅偏傍柳毿毿。牽絲千尺老春蠶。
錦江綠。長想秦城在目。瞿塘上、春水艤船,十二遙峰翠如簇。
羈懷未易觸。斜日平原散牧。潘郎愛,年少宦游,遮莫吳霜鬢邊撲。
蘭陵王 其二 王彥強以暮春有懷吳中故居之作見示,此公蜀故家,因以蜀語次韻答之。元代。邵亨貞。 錦江綠。長想秦城在目。瞿塘上、春水艤船,十二遙峰翠如簇。羈懷未易觸。斜日平原散牧。潘郎愛,年少宦游,遮莫吳霜鬢邊撲。名家舊韋曲。記雨臥叢花,春覆慈竹。東來重問烏衣屋。愁濯錦人遠,剪燈窗靜,歸心偏是夢里速。更題柱曾卜。凄獨。帶移束。正驛路騮嘶,煙浦帆宿。遨頭風度猶能續。盡客館歌舞,故人醽醁。薛濤箋上,寫恨處,字可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