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讎中秘書,聞子宴城隅。大第丞相府,主人執(zhí)金吾。
浮云駐清唱,回雪舞妖姝。金罍溢醇液,犀箸厭鮮腴。
高談郁不發(fā),應接固已劬。我從四五公,置酒此石渠。
開窗埽殘雪,列俎焚枯魚。谹言規(guī)姚姒,小說本虞初。
不知敝缊寒,未覺膏粱殊。從容忽竟日,此樂亦誰如。
長安事交游,貧富固有徒。不恨我失君,恨子不顧予。
回頭成陳跡,萬事與化俱。題詩寄馀歡,毋乃笑其迂。
直舍留道粹廣淵君實圣民伯初飲是日鄰幾濟川宴王金吾園亭不預會戲作五言寄之。宋代。劉敞。 校讎中秘書,聞子宴城隅。大第丞相府,主人執(zhí)金吾。浮云駐清唱,回雪舞妖姝。金罍溢醇液,犀箸厭鮮腴。高談郁不發(fā),應接固已劬。我從四五公,置酒此石渠。開窗埽殘雪,列俎焚枯魚。谹言規(guī)姚姒,小說本虞初。不知敝缊寒,未覺膏粱殊。從容忽竟日,此樂亦誰如。長安事交游,貧富固有徒。不恨我失君,恨子不顧予。回頭成陳跡,萬事與化俱。題詩寄馀歡,毋乃笑其迂。
劉敞(1019—1068)北宋史學家、經(jīng)學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臨江新喻荻斜(今屬江西樟樹)。慶歷六年與弟劉攽同科進士,以大理評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賢院學士。與梅堯臣、歐陽修交往較多。為人耿直,立朝敢言,為政有績,出使有功。劉敞學識淵博,歐陽修說他“自六經(jīng)百氏古今傳記,下至天文、地理、卜醫(yī)、數(shù)術(shù)、浮圖、老莊之說,無所不通;其為文章尤敏贍”,與弟劉攽合稱為北宋二劉,著有《公是集》。 ...
劉敞。 劉敞(1019—1068)北宋史學家、經(jīng)學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臨江新喻荻斜(今屬江西樟樹)。慶歷六年與弟劉攽同科進士,以大理評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賢院學士。與梅堯臣、歐陽修交往較多。為人耿直,立朝敢言,為政有績,出使有功。劉敞學識淵博,歐陽修說他“自六經(jīng)百氏古今傳記,下至天文、地理、卜醫(yī)、數(shù)術(shù)、浮圖、老莊之說,無所不通;其為文章尤敏贍”,與弟劉攽合稱為北宋二劉,著有《公是集》。
上趙王 其四。明代。佘翔。 芙蓉池上擅風流,今代宗藩古帝州。借問西園飛蓋夜,何人托乘月中游。
寄詩(一作絕微之)。唐代。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zhuǎn)千回懶下床。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和兩翁軒。宋代。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贈王尊師。唐代。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