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俗情易合,玩奇當企爾。柴桑彼何者,高唱屢在此。
縣令不俛眉,吾又悲揚子。
續黃子溫讀陶淵明詩十首 其五。宋代。劉敞。 追俗情易合,玩奇當企爾。柴桑彼何者,高唱屢在此。縣令不俛眉,吾又悲揚子。
劉敞(1019—1068)北宋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臨江新喻荻斜(今屬江西樟樹)。慶歷六年與弟劉攽同科進士,以大理評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賢院學士。與梅堯臣、歐陽修交往較多。為人耿直,立朝敢言,為政有績,出使有功。劉敞學識淵博,歐陽修說他“自六經百氏古今傳記,下至天文、地理、卜醫、數術、浮圖、老莊之說,無所不通;其為文章尤敏贍”,與弟劉攽合稱為北宋二劉,著有《公是集》。 ...
劉敞。 劉敞(1019—1068)北宋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臨江新喻荻斜(今屬江西樟樹)。慶歷六年與弟劉攽同科進士,以大理評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賢院學士。與梅堯臣、歐陽修交往較多。為人耿直,立朝敢言,為政有績,出使有功。劉敞學識淵博,歐陽修說他“自六經百氏古今傳記,下至天文、地理、卜醫、數術、浮圖、老莊之說,無所不通;其為文章尤敏贍”,與弟劉攽合稱為北宋二劉,著有《公是集》。
次韻舒伯源雪晴偶書四首。宋代。李若水。 朝陽飛影戰余寒,樓上高人久屈蟠。想見倚欄三盞后,醉橫詩眼與天寬。
避地白巖山中書懷。宋代。吳說。 胡虜憑陵甚,長驅青海邊。攜家遭困頓,憂國憤迍邅。不省歲月換,徒驚花草鮮。到頭蘇息否,灑淚問蒼天。
題明倫堂。宋代。劉宰。 六樹庭前過屋山,一枝仙桂許高攀。風云有幸逢千載,里社應先庛萬間。
五十九歲生日作。清代。屈大均。 紫髯雖滿鏡,終奈二毛何。白日從他暮,朱顏且自酡。楚丘神智少,萊子笑啼多。明歲杖鄉得,居然六十皤。
高陽臺 弟入都久未至,聞在西湖,因憶舊游。近現代。魏元曠。 半壁臨安,枯棋屢換,尚余圖畫山川。烏帽來游,記當寒臘殘年。風棱勁剪貂裘薄,立高峰、醉妥吟鞭。破疏煙。梅放千株,和靖墳前。遙知蠟屐今番好,正西泠綠滿,樹暗波妍。十里蘇堤,柔絲系遍畫船。蒼龍闕角歸何晚,已多時、璧月虧圓。夢空懸。白傅錢塘,忒恁流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