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
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
慈烏的啼哭聲仿佛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么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
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
慈烏啊慈烏!你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注:曾參是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著稱的門生。)
啞啞:形容烏鴉的叫聲。啞,音。
經年:終年、整年。
故林:舊林,指往日與母親所棲息的樹林。
夜夜夜半啼:每晚在半夜里啼叫。夜夜,每天晚上。
沾襟:眼淚沾濕衣襟。襟,音 ,同「衿」,上衣的前幅。
反哺:慈烏初生的時候,母親餵養它,等它長大了,便捕取食物來餵養母親,這叫做反哺;引申是說:報答父母的恩情。哺,音 ,餵養。
爾 :你。
不任:不能承受悲痛。不任,不堪、不能承受。任,因為押平聲韻的關系,音。
吳起:戰國時魯國名將。他曾為了追求功名,母親死了,卻不回家料理喪事。他的老師曾申(曾參的兒子)知道這件事,就和他斷絕來往。
歿: 死亡。
喪不臨:即「不臨喪」,不奔喪的意思。古代習俗,父母或尊長過世,從外地趕回料理喪事或祭拜,稱奔喪。
嗟哉:嘆詞。嗟,音。
斯徒輩:這一類的人。斯,此、這。徒、輩都是類的意思--
復 又:這里是加強語氣。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魯國人,孔子的學生。是當時有名的孝子。
詩中用大量筆墨刻畫慈烏鳥“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狀,意在傾吐“母慈重”,而自己“未盡反哺心”的無盡愧恨和哀傷。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和蔡君謨閣前紫柏。唐代。胡宿。 秀植登中禁,靈根記大方。纖枝乘十雨,勁節誓千霜。云干仍稠直,煙華稍郁蒼。綠陰疏未合,翠鬣儼相望。育質從新甫,標名壓豫章。三休依寶構,一溉引天潢。瑞露通晨浥,靈風繞夜翔。蠹蟫驚閣熏,啼狖憶巖光。地惠覃行葦,人情樂樹楊。保無禽鹿踐,知免斧斤傷。遠勢興毫末,孤標出眾芳。寒葭寧可倚,幽草固難藏。庭鶴宜留側,臺烏莫近傍。未經鸞隱葉,不使麝居香。松操同凌雪,葵心共向陽。故情存澗壑,生意屬池隍。晝景斜臨石,禪機俯映堂。頌傳商廟桷,材入漢家梁。此世隆三代,何時構九房。瑰姿天所產,工度未應忘。
次韻楊侯見送游五峰。宋代。郭祥正。 飄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云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次劉正之芙蓉韻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
相見歡。明代。王虞鳳。 新興蛾髻如盂。插金鵝。點點薔薇香露、沁牙梳。勻面罷,呼女伴,坐氍歈。又向綠窗深處、賭樗蒲。
和張推官同年陰無緒偶成。宋代。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