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茱萸熟,插鬢傷早白。
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
遠訪投沙人,因為逃名客。
故交竟誰在,獨有崔亭伯。
重陽不相知,載酒任所適。
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
日暮岸幘歸,傳呼隘阡陌。
彤襟雙白鹿,賓從何輝赫。
夫子在其間,遂成云霄隔。
良辰與美景,兩地方虛擲。
晚從南峰歸,蘿月下水壁。
卻登郡樓望,松色寒轉碧。
咫尺不可親,棄我如遺舄。
九卿天上落,五馬道旁來。
列戟朱門曉,褰幃碧嶂開。
登高望遠海,召客得英才。
紫綬歡情洽,黃花逸興催。
山從圖上見,溪即鏡中回。
遙羨重陽作,應過戲馬臺。
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后寄崔侍御。唐代。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鬢傷早白。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遠訪投沙人,因為逃名客。故交竟誰在,獨有崔亭伯。重陽不相知,載酒任所適。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日暮岸幘歸,傳呼隘阡陌。彤襟雙白鹿,賓從何輝赫。夫子在其間,遂成云霄隔。良辰與美景,兩地方虛擲。晚從南峰歸,蘿月下水壁。卻登郡樓望,松色寒轉碧。咫尺不可親,棄我如遺舄。九卿天上落,五馬道旁來。列戟朱門曉,褰幃碧嶂開。登高望遠海,召客得英才。紫綬歡情洽,黃花逸興催。山從圖上見,溪即鏡中回。遙羨重陽作,應過戲馬臺。
九月九日茱萸成熟,插鬢時發現鬢發已經白了許多,傷心!
登高瞭望高山大海,滿目凄涼,為古昔之人悲哀。
遠訪為吊念屈原而投沙之人,因為我也是逃名隱逸之客。
故交中還有誰在?獨有崔亭伯崔侍御你了。
重陽節到了也不知道,放船載酒任水漂流。
我手持一枝菊花,和二千石的太守調笑。
日暮時分頭戴頭巾歸岸,傳呼之聲充滿阡陌。
一雙白鹿拉著紅色官車,后面賓客光輝顯赫。
夫子你坐在其中,你我就像相隔云霄。
良辰與美景,白白地錯過,沒有喝到酒,沒有聽歌舞。
晚上我從南峰歸來,女蘿間的明月落下水壁。
再登上郡樓瞭望,古松的顏色也因寒更綠。
你我咫尺之間,卻不可相親,我好像一只被拋棄的鞋子。
九卿高官從朝廷而來,乘著五馬豪華大車。
拂曉朱門列戟,撩開幃帳就看見碧嶂一排排。
登高遙望遠海,招集到許多英才。
紫綬官員歡情融洽,黃花插鬢逸興飛。
青山好像圖畫,流溪仿佛鏡中回旋。
遙羨你在重陽節的佳作,現在應該過了戲馬臺吧。
⑴因為逃名客:“逃名”一作“名山”。
⑵山從圖上見:“從”一作“依”。
⑶溪即鏡中回:“即”一作“向”。
李白集中存有酬贈崔侍御詩十一首,大多是在金陵(今江蘇南京)一帶寫的。這組詩當是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秋李白南游至宣城(今屬安徽)時所作。關于崔侍御為何人,學術界尚存爭議。郁賢皓《李白詩中崔侍御考辨》認為,崔侍御即是崔成甫。這兩首詩感嘆光陰易逝與懷才不遇,表達了作者與友人的情誼,也蘊含了抱負未能實現的苦悶。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虞美人 冬夜聽雨。清代。沈善寶。 打窗落葉聲蕭瑟。寒氣燈前逼。病來詩思已無聊。添得這般情景、助魂銷。霜鴻陣陣飛何急。豈有愁難說。一番疏雨一番風。知否有人憔悴、小樓中。
建初弟來都省視喜極有感三首 其三。。彭桂。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啼堪念,牽衣別自難。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此際愁何似,秋風暮更寒。
秋杪二日招諸友集靜遠堂分得門字時扈芷天游二上人新至。。范景文。 共挹高秋色,茗杯遠意存。囊云來古澗,繪雪艷耑門。花影當風亂,歌絲入夜繁。禪參清醉里,聽曲莫銷魂。
和沈仲一北湖十詠·萱竹堂。宋代。陳傅良。 萱草須鋤莫放深,竹須剪伐待成林。一花一葉皆相附,要使兒孫識此心。
次前人越州鹿鳴宴。宋代。趙抃。 郡國秋闈吁俊辰,行修經治以名聞。芳筵縹緲開三島,大樂諠嘩徹五云。高桂折香期月窟,祥星垂彩應天文。集英唱第麻衣脫,得志無忘賢使君。
自杭飛赴福建安溪做湖頭賦終評貪吹空調致病。。吳金水。 才調縱橫興未闌,百家詞筆判還難。歸來自笑違時序,暑日炎天偏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