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澥聲中漲小堤,官家知后海鷗知。
蓬萊有路教人到,應亦年年稅紫芝。
新沙。唐代。陸龜蒙。 渤澥聲中漲小堤,官家知后海鷗知。蓬萊有路教人到,應亦年年稅紫芝。
在偏僻的渤海灣,隨著經年的潮漲潮落,終于淤起了一處小小的沙洲。海鷗終日在海面上盤旋飛翔,可是最先發現這塊沙洲的卻是官府。
如果蓬萊仙島能有路可通的話,那么官家也會年年去向神仙們征收紫芝稅。
新沙:指海邊新漲成的沙洲。
渤澥(xiè):渤海的別稱,一本直作“渤海”。另說渤澥為象聲詞,海潮聲;第三解為海的別支。
官家:舊指官府,朝廷。
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三座神山之一。
紫芝:神話中的仙草,紫色靈芝。
陸龜蒙是唐末咸通、乾符年間詩文兼善的著名作家,其生活年代正當唐末藩鎮割據與宦官專權時期,宦官和朝官之爭愈演愈烈,社會也愈來愈黑暗,愈動蕩,官府對人民的壓榨愈加嚴重,人民的災禍也愈加慘重,導致民不聊生。此詩就是以這種黑暗的社會現實為背景創作的。
參考資料:
1、熊艷娥.陸龜蒙及其詩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陸龜蒙是晚唐擅長諷刺詩和諷刺小品的能手,《新沙》為其諷刺詩的代表作。這首詩通過官府對海邊新淤沙地征稅所引起的新奇想象的描寫,尖銳地諷刺了當時官府橫征暴斂的貪得無厭,無所不至。在寫作技巧上饒有特色。
此詩從立意到構思,從遣詞到造句,都把極度的夸張和強烈的諷刺作為抨擊封建統治者的有力武器。
諷刺屬于喜劇的范疇,用魯迅的話說,就是要“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也就是對“公然的,也是常見的,平時誰都不以為奇的”那些“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惡”的事物,“有意的偏要提出”,給以嘲諷和鞭撻。諷刺的本領在于巧妙地運用“精煉的,或者簡直有些夸張的筆墨”,抓住諷刺對象的本質特征,訴之于可笑的形象,通過貌似出乎常情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描述,表現出隱而未顯的客觀事物的真相,從而收到引人發笑、發人深思的喜劇效果。這首《新沙》就是將封建吏治那黑暗的“無價值的”一角“撕破給人看”的。
開頭二句“渤澥聲中漲小堤,官家知后海鷗知”,這是極度夸張的筆墨,這夸張既匪夷所思,卻又那樣合乎情理。海鷗是大海及海濱變化信息的知情者,他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這一帶水土之上,一直在大海上飛翔盤旋,對海邊的情況是最熟悉的;這片新沙的最早發現者照理說必定是海鷗。然而海鷗的眼睛卻敵不過貪婪地注視著一切剝削機會的“官家”,他們竟搶在海鷗前面盯住了這片新沙。對于實際生活來說,官家不可能先海鷗而知新沙,這樣描寫就是夸張的;但從對象的本質——官府搜刮地皮,無所不至,貪婪成性方面來說,它又是達到了高度的藝術真實的。這兩句的夸張和諷刺之處還在于:一堤新沙剛現,老百姓們還未踏足其上,更無什么收成可言,官府就對它敲響了征稅的如意算盤。官府的這一心理是特別可笑的,諷刺也特別深刻。
詩的三、四句“蓬萊有路教人到,亦應年年稅紫芝”,則把夸張與假想揉為一體,從虛擬的畫面中進一層鏤刻官府“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貪婪本性。蓬萊仙山本為神仙所居的極樂去處,其間既無塵世之爭,更無苛捐雜稅之擾。但官府并非不想到仙境中以掠取其間的奇珍異寶,而只是由于蓬萊“煙濤微茫信難求”、無路可通罷了。這里,假設的畫面是可笑的,似乎純屬荒唐悠謬之談,但在這荒唐悠謬的外殼中卻包含著嚴峻的歷史真實──官家搜刮的觸須無處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逃避賦稅的凈土樂園,從本質上揭示了官府心靈最深處的秘密,從中也反映了詩人愛憎分明的美好心靈。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
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移居太仆街。明代。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城遙漏聲杳,起望恒佇立。憑仗窗間禽,晨晦有消息。迂慢恐非宜,取近愧寡力。暫借鷦鷯枝,豈敢望安逸。
潢上釣魚得四十九枚戲成小詩。清代。李英。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
和黃循齋送景正輔戶曹之夔三首。宋代。陽枋。 要路倦登臨,淵明徑好尋。卷收名利幟,揭示圣賢心。明使千家滿,霜從兩鬢侵。逃空三峽客,屬耳聽蛩音。
題徐高士祠詩 其二。。韓雍。 青云夢里謝夔皋,懶受玄纁制錦袍。貧賤不荒三徑業,輕肥應薄五陵豪。江湖寂寞流風遠,光岳晶熒間氣高。過客紛紛吊遺跡,誰輕名利等鴻毛。
鄭惠叔閣學守建寧三首。宋代。袁說友。 周這士也貴,如圭璧璠璵。東陜與南土,出入本裕如。高冠不可羈,位次實有余。輕此一葉舟,孰肯戲魯儒。自公抗章行,益以貴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