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鉆的桃花蕊欣欣向榮,黎明時盛開在露井以東。
本依靠春風助才得怒放,回頭來卻打算嘲笑春風。
無賴:刁鉆蠻橫。夭:形容草木茂盛。
平明:天大亮的時候。露井:沒有蓋的井。
為開了:“為”有幫助的意思,“開了”指開花的始終。
卻:回頭。擬:打算。笑:嘲笑。
李商隱為官時期,正是朝廷黨爭最烈、官場傾軋最兇的時期。朝廷分牛、李兩大派,有些投機分子,肯定是今天捧牛嘲李,明天又捧李嘲牛。李商隱深受黨爭之害,對這樣的投機分子也極為厭惡,但又不敢直言,只好借“嘲桃”,對此類人嗤之以鼻,創作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馬世一.唐詩三百首譯析: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7:352-353
這首《嘲桃》諷刺桃花在春風中揚揚得意之態和忘恩負義的惡行。
桃花當然是美艷的,“無賴夭桃面,平明露井東”,可愛艷麗的小桃花在水井旁活潑地綻開著花蕊,那平靜深碧的井水中也倒映出桃枝光彩洋溢的花影。井邊一樹桃花,這本身就是一幅生動的寫意畫,充滿了詩意與色彩的明暗對比。桃花的美麗還在于它早開,桃李報春,得風氣之先。那妖艷的花枝在和暖的春風中搖曳招展,風姿綽約,確是迷人。然而,就在桃花得意揚揚的時候,它忘了是誰將它催開。非但如此,它還一邊炫耀它的美艷,一邊卻嘲笑它的恩人一一春風的無形無色。“春風為開了,卻擬笑春風”,何等薄情,何其忘恩負義。美艷當然是值得驕傲的,但不可因此而自炫;美艷也不全是天生的,有時會得益于各種有利條件,所以,更不可因此而忘乎所以。“嘲桃”是一種比喻,愿人們以此詩中的夭桃為戒。
全詩采用諷諭的手法,表面嘲桃,實際嘲人。首句嘲桃之撒賴元行,次句嘲桃得意之早,三句嘲桃之無能耐,四句嘲桃以怨報德。從表到里,最終揭示了其卑劣無恥的本質,真是深入見骨。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端午詞·內廷。宋代。晏殊。 披風別殿地無塵,辟惡靈符自有神。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絕交行。宋代。高斯得。 男兒獨立天地間,太華絕尖一何陗。子房不肯下蕭曹,伯夷本自輕周召。往來舞袖拂云霄,醉裹扁舟凌海嶠。鳳饑肯向雞求餐,玉潔不與蠅同調。山高路斷客來稀,日晏廛空臂爭掉。窮涂李白友俗人,歲晚杜甫交年少。前門長揖后門關,當面論心背后笑。云門輕與凡耳彈,夜光莫怪兒童誚。君平世棄政自佳,老子知希渠所要。人間對面九疑峰,未許沖風鼓無竅。
送家鞏寧。清代。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云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