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錦纏條佩劍,紫絲絡(luò)轡飛驄。入關(guān)意氣喜生風。年少胸吞云夢。
金闕日高露泣,東華塵軟香紅。爭看荀氏第三龍。春暖桃花浪涌。
西江月·送朱泮英。宋代。謝逸。 青錦纏條佩劍,紫絲絡(luò)轡飛驄。入關(guān)意氣喜生風。年少胸吞云夢。金闕日高露泣,東華塵軟香紅。爭看荀氏第三龍。春暖桃花浪涌。
謝逸詞是以輕倩婉媚為風格特色的,但是此詞則屬例外,顯得豪邁飄逸,朝氣勃勃。這可能是作者抒寫壯懷宏愿的少時之作。
上片抒發(fā)風華正茂的旺盛意氣。“青錦纏條佩劍,紫絲絡(luò)轡飛驄。”意謂所佩之劍是以青色錦條裝飾的,而所騎之馬則是用紫色絲絳做成的韁繩。一開頭這兩句,表現(xiàn)出作者少時,既好讀書,又重仗劍交游,頗有李白那種傲岸不群的自由解放精神。第三句更把這種精神明確點示出來了:“入關(guān)意氣喜生風”。這和李白詩“意氣人所抑,冶游方及時”,無疑同聲同調(diào),一脈相承。“年少氣吞云夢”這一句,再進一步把他的少年意氣作了形象化的渲染,與前面一句構(gòu)成點染寫法。“云夢”,為古澤名,在湖北安陸縣南,本二澤,合稱云夢。司馬相如《子虛賦》云:“云夢者,方九百里。”又云:“秋田乎青丘,榜徨乎海外,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此處作者顯系化用《子虛賦》之語,來表達自己的凌云壯志,氣概不凡。
下片想象科考及第的金色美夢。“金闕日高露泫,東華塵軟香紅。”“泫”,露光,謝靈運詩有“花上露猶泫”句;“東華”,東華門,為宋東京宮城東面之門的名稱。這過片兩句意謂:將來赴宮闕廷試高中,宴開瓊林,那時空中紅日朗照,花枝樹葉上的露滴也輝耀著五采,何等愜意;新進士們騎馬進入東華門,出游天街,紅塵軟繡,又何等榮光。這正如蘇軾《送蜀人到殿》所寫的:“一色杏花紅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接著“爭看荀氏第三龍”一句,更點明自己確是為雁塔題名的進士,即在幻想中成龍了。按東漢荀淑有子八人,皆備德業(yè),時稱八龍。也許,謝逸排行第三(姑作如是設(shè)想,待考),便借用荀氏八龍自稱“第三龍”。歇拍“春暖桃花浪涌”,既為寫景佳句,結(jié)得有韻味,也寓有高中之意,表達了作者的自得情懷。《三秦記》云:“河津一名龍門,桃花浪起,魚躍而上之,躍過者為龍,否則點額而已。”當時,作者自信未來如魚跳龍門,定會跳過去而化為龍的,科舉仕途將一帆風順。然而,后來的事實證明,盡管他才氣橫溢,學識淵博,卻屢試不第,只得以詩文自娛,少年時的金色美夢徹底幻滅了。
此詞具有如此豪邁飄逸的風致,是由它的題材社會意義廣泛及作者抒寫的壯懷宏愿所決定的。這也說明了,即使如“遠規(guī)《花間》,逼近溫、韋”(薛礪若《宋詞通論》)的婉約派詞家謝逸,亦能寫出豪放詞,在詞風上并不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謝逸(1068-1113,一說1010-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jié)、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謝薖同學于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兩次應科舉,均不第。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
謝逸。 謝逸(1068-1113,一說1010-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jié)、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謝薖同學于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兩次應科舉,均不第。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送帥從龍之睢州判官 其二。明代。區(qū)懷瑞。 君本淡宕人,儒術(shù)世光大。著書亙六合,不足當函蓋。劍霓拂斗墟,蘋日浮江介。誤膺州里選,乃課封疆最。山水傲雙騶,蹤跡同方外。簪紱過蚊虻,所性輕塵壒。虛將腐鼠嚇,對此鹓雛噦。去擁百城資,弩力千秋會。
自遣。。鶴算。 老來拙懶愿全違,不道衰頹事事非。有酒可能謀劇飲,無錢且自典春衣。唐花過眼空紅紫,晉帖留心有瘦肥。偶向庭前觀止水,也同鷗鷺學忘機。
送友人之官。明代。王汝玉。 春山春樹綠,相送去何之。拜命辭朝日,分符出守時。花連渚宮暗,潮溯楚江遲。鼎郡彫零久,疲氓藉設(shè)施。
瓶花。清代。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cè)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過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宋代。楊萬里。 暮煙如雨雨如煙,一把珠簾隔遠山。簾影漸濃山漸淡,恍然移入畫屏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