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馀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菩薩蠻·催花未歇花奴鼓。清代。納蘭性德。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馀觴,臨風淚數行。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催促春花盛開的鼓聲一直還沒有停,酒醒之后已經看見落花紛紛揚揚。不忍傾杯一飲而盡這酒杯中殘余的薄酒。面對秋風,離情別緒頓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
可愛的人兒阿,如今這離別又出現在眼前,寂空無所依,只留下一輪圓月,獨立天際,甚至就連這月亮也與當時我們在一起時不同,你看這凄涼的清光縷縷地照在我的青絲上,如何不催人淚下。
菩薩蠻:《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
花奴:唐玄宗時汝陽王李琎的小字。
殘紅舞:指花落。
覆:傾翻酒杯,指飲酒。
馀觴(yúshāng):杯中所剩殘酒。
粉香:代指鐘愛的女子。
“月也”二句:如今的月光也與當時不同了,只照著我的鬢發。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聶小晴注譯,納蘭詞全編箋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06頁
2、李國強 白冬雁選注,歷朝送別憶舊詩:踏莎行卷,華夏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48頁
清代中后期,詞人愛妻盧氏去世,詞人為了紀念與哀悼亡妻,于是寫下了這首《菩薩蠻》。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何灝等注析,納蘭詞,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09,第53-54頁
這首詞通過臨別前和臨別時的環境以及心理描寫,來渲染相思之情。上片通過臨別前飲酒與心緒不寧的矛盾心態,下片更進一步,通過寫馬上要離別時,突然感到物非人非的強烈情感,表達了面對離別而無法自禁的劇烈情感變化。
上片情感表現還在自控的范圍內,最多是愁腸百結而“不忍覆余觴”,實在不能忍受心中痛苦也只是“臨風淚數行”,或許情人問起,她可能還會忍住說是眼中吹進了沙子。
下片就顯然增強了情感。眼看馬上所愛的人就會很難再看見一次,情感上難以忍受,原本物是人非都已是催人肝腸寸斷的了,她卻說就連物也并非原來的物了,天上那輪見證過你我二人愛情事實的圓月也突然冷酷無情起來,這營造了一種極大的內心恐懼感、寂寞感、空虛感。
這首詞中“催花未歇花奴鼓”句引了唐代玄宗時人物李璉的典故。他是大唐睿宗皇帝嫡孫,是唐朝宗室讓皇帝李憲的長子,正由于他是讓皇帝的長子,所以被封為汝陽郡王。他小名叫花奴,是個長得面容俊美姣好的美男子,并且音樂能力很強,可謂才貌雙全。他還擅長弓和羯鼓,聰明敏捷。眾所周知,唐玄宗也是歷史上一個極富藝術修養的皇帝,在音樂舞蹈方面都是行家,身邊有個多才多藝、才貌雙全的美男子花奴,玄宗當然對他很是喜歡,并曾親自教他音律,據說玄宗還親自教授他羯鼓。
這首詞寫思戀、寫離別,本身用詞也巧,典故也大有可玩味處,真可讀可感:花奴不鼓,唯見殘紅飛舞,前歡不再,而其悲則無窮,讀之慘然,起身無緒,悵然若有所思。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泉州惠安縣迎藏經請小參偈。。釋宗杲。 稽首十力大導師,三界獨尊無比況。示現成佛轉法輪,廣演無邊契經海。眾生心想念念殊,所轉法輪亦差別。法輪功德不可量,盡思竭力無能測。有大經卷在一塵,量等三千大千界。世有聰慧明達人,具足天眼悉知見。破塵出經作佛事,不作實與非實想。又以無邊法界空,納在佛身一毛孔。須彌鐵圍及大海,一一包容無迫隘。一毛既爾馀悉然,導師方便亦如是。念念普遍諸毛孔,念念克證金剛慧。念念成就佛菩提,念念滿足普賢愿。而不生於戲論心,亦不住於深境界。如夢如幻如水月,如優曇華出世間。如是常轉大經卷,了無能轉所轉者。三世諸佛諸菩薩,聲聞獨覺及天人。地獄修羅鬼畜等,一一皆承此經力。我今復與諸佛子,各生殊勝難愚心。還攝此經一歸塵,安住毗盧法寶藏。
和陰僉憲宗孟桃源夢詩四首 其二。明代。張寧。 傅巖曾托畫圖傳,八翼分明夢上天。變化升騰先有兆,從來官第號登仙。
寄懷龍皋葉大夫。明代。霍與瑕。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春風吹短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瞻望復瞻望,斷魂誰為招。
奉題對廬文集二首 其二。。陳永正。 雄奇清婉發英華,嶺表風流擅一家。詩壽千春文壽世,此生原不負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