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云中。
覽冀州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九歌·云中君。先秦。屈原。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云中。覽冀州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用蘭湯沐浴帶上一身芳香讓衣服鮮艷多彩像花朵一樣。
靈子盤旋起舞神靈仍然附身,
他身上不斷地放出閃閃神光。
我將在壽宮逗留安樂宴享,與太陽和月亮一樣放射光芒。
乘駕龍車上插五方之帝的旌旗,姑且在人間遨游觀覽四方。
輝煌的云神已經降臨,突然間像旋風一樣升向云中。
俯覽中原我目光及于九州之外,橫行四海我的蹤跡無盡無窮。
思念你云神啊我只有嘆息,無比的愁思真讓人憂心忡忡!
蘭湯:蘭草沁入其中而帶有香味的熱水。此下四句為祭巫所唱。
華采:使之華麗。若英:像花朵一樣。
靈:靈子,祭祀中有神靈附身的巫覡。連蜷:回環婉曲的樣子,此處指舞蹈時身體婀娜擺動的姿態。
既留:已經留下來。
爛:分散的光。昭昭:小光(聞一多《九歌解詁》)。爛昭昭:光明燦爛的樣子。
央:盡。
蹇(jiǎn):發語詞。憺:安。
壽宮:供神之處。此下四句扮云中君的巫所唱。
龍駕:龍車。此指駕龍車。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黃赤白黑之五色。
聊:姑且。
周章:周游。
靈:此處指云中君。此下二句祭巫所唱?;驶剩和盎突汀?,光明燦爛的樣子。
猋(biāo):形容詞,疾速。舉:高飛。
覽:看。冀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州,冀州為九州之首,因此以代指全中國。此下二句云中君所唱。
橫:橫布或橫行。
焉:怎么。窮:完,盡。焉窮:無窮無盡。
君:云中君。此下二句祭巫所唱。
參考資料:
1、《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頁
云中君是屈原《九歌》中的作品。以前楚國南郢沅湘之間的地域內,那里的人們相信鬼神而且經常祭祀。他們祭祀一定會作歌樂鼓舞來取悅諸神。屈原被放逐后,在那個地域游蕩流離,懷憂苦毒,愁思沸郁,見到世俗之人祭祀的禮儀,歌舞之樂,他們的祭祀詞句鄙陋,屈原于是作《九歌》的曲子,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己之冤結,托之以諷諫。
參考資料:
1、《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頁
《云中君》一篇按韻可分為兩章,每一章都是對唱。開頭四句先是祭巫唱,說她用香湯洗浴了身子,穿上花團錦簇的衣服來迎神。靈子翩翩起舞,神靈尚未離去,身上隱隱放出神光。這是表現祭祀的虔誠和祭祀場面的。
“蹇將憺兮壽宮”以下四句為云中君(充作云中君的靈子)所唱,表現出神的尊貴、排場與威嚴。由于群巫迎神、禮神、頌神,神乃安樂暢意、精神煥發、神采飛揚?!芭c日月兮齊光”六字,準確地道出了云的特征;就天空中而言,能同日月并列的唯有星和云,但星是在晴朗而沒有日光時方能看見,如同時也沒有月亮,則更見其明亮。惟云,是借日光而生輝,云團映日,放出銀光,早晚霞光,散而成綺,所以說“與日月兮齊光”。這兩句,上句是說明“神”的身份,下一句更表明“云神”的身份?!褒堮{兮帝服”,是說出行至人間受享?!傲陌坑钨庵苷隆眲t表示不負人們祈禱祭祀之意,愿為了解下情。古人以為雨是云下的,云師有下雨的職責?!捌痢笔钦诒蔚囊馑?。“翳”,《離騷》王逸注:“蔽也。”《廣雅·釋詁二》:“障也?!眲t“屏翳”之名實表示了同“覽冀州兮有馀,橫四海兮焉窮”一樣的意思。周宣王祈雨之詩名曰《云漢》,賈誼憫旱之賦題曰《旱云》,俱可以看出古人對云和云神的看法。
祭巫唱“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云中”,乃是說祭享結束之后云中君遠離而去。“皇皇”是神附在巫身上的標志。神靈降臨結束之后,則如狂飆一般上升而去。這里是表現云神的威嚴與不凡?!坝[冀州兮有馀,橫四海兮焉窮”,則是云神升到高空后因眼底所見而言,表現了云高覆九州、廣被四海的特征。末尾二句,是祭巫表示對神靈離去的惆悵與思念,表現出對云神的依賴情緒。祭云神是為了下雨,希望云行雨施,風調雨順。
《云中君》祭歌共十四句,在《九歌》中除去《禮魂》一首外,它算是最短的了。這十句的藝術特點歸納起來有三項:一是從云中君本身構畫出云的神秘氣氛;二是從云中君的審美詠嘆中透露出對神的禮贊;三是從云的暈彩卷舒的陰柔美,翻入云的磅礴飛揚的陽剛美。這中間十句一共只用了五十九個字,就做得這么巧密貼切,天衣無縫。如果配合舞蹈,表演起來,將是令人俯仰周旋不能自已的。
這中間十句的前六句,寫的是停云狀態,因為只有停云才能返照出日月的暈彩,這正是云中君的神性所在。其中“爛昭昭兮未央”一句以后,隔了一句,又配上“與日月兮齊光”一句遙相呼應。這“爛昭昭”和“與日月”是寫其光彩,這“未央”與“齊光”,則著重寫其永恒,讓人自去聯想這是在壽宮里對神的永恒的禮贊。但又暗示著人們內心里對長壽的祝祈,兩者掩映得非常巧妙。
然后再接上“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兩句,使云中君這位“靈”的神彩在云光暈影的禮贊中,呈現出來,又以其俯仰周旋雍容華貴的氣象,跟流云的神態配合得完全一致。這中間十句中的前六句,把舒卷的云、彩暈的云、旋動的云都寫到點子上了,然后接下去四句重寫云中君帶著煌煌的光焰歸去。它雖藉云的飛揚而飚舉,但它之橫覽大地.卻仍然像云那么紛披迷漫于天空,從而顯示出云中君的俊爽雄偉,廣大高超。這前六句以云寫云中君,后四句又以云中君寫云,都組織得工細熨貼。這是符合民間巫祠既要將神形象化,又要將神靈異化的要求的。如果說這前六句寫停云,用的是細致刻劃的手法;這后四句寫飛云卻用的是暈染逸彩的筆調,令人讀之覺得有一股磅礴飛揚的氣勢,挾人騰空飛去,另有一番美的感受。
至于這首祭歌前后各兩句分寫女巫,這女巫本是云中君的陪體,在祭歌里也只能作為襯筆了。開篇兩句寫女巫之華麗芬芳,正所以引出云中君的光彩燦爛。收篇兩句寫女巫之柔情繾綣,亦只為襯托出云中君的飄逸俊偉,在飛揚的氣勢后面,綴上一點纏綿的情韻.就足以留下一絲悠然不盡的回味。文中這“夫君”一喚,就具有這樣的藝術效果。至于她是神妻,她能夠傳達神諭,這都無關詩歌情韻,自然歌辭里是無須說,也不用說的了。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于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
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于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送祖道師赴長江。宋代。王灼。 山林與城市,何地非隱淪。子意亦易敗,徑投寂寞濱。楞嚴有奧章,詩為識者陳。歸思落煙艇,尚及秋風新。
妙音。。陳振家。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里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蛙矜嗓大叫千聲。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慮獄江州晚出潯陽門。宋代。陳舜俞。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過嶺已憐云滿{革登},穿林寧恨露沾衣。自慚訪道來何晚,便好尋真去不歸。本迕朝廷無補報,名山猶幸許相依。
過曹鈞隱居。唐代。錢起。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