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
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臺。
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
梅花落。唐代。盧照鄰。 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臺。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
這首詩由梅嶺的梅花開放,聯想到遙遠的邊塞,仍然處于嚴寒之中,忽發奇想,覺得仿佛眼前花似雪,彼處雪似花,于是遙遠的空間阻隔便消彌于錯覺之中。然而一旦清醒,才想起征人遠在萬里之外的冰天雪地之中,春天到了也不知歸來。詩人從小處入手,細膩婉轉,但筆鋒一轉,描寫塞外征人,升華了詩的主旨。
盧照鄰此詩在梅花和雪花的形態顏色相似上做文章,利用這一簡單的比喻構成了兩個白色世界的奇異混淆,讀來既新穎又奇特,描繪了一幅美麗奇妙的畫卷。
雖說是混淆的,分不清是梅是雪,但梅和雪的世界卻是對立的:冰天雪地的匈奴地區和婉約柔美的中原地區。
詩中的“開”字也起到了雙關的作用:在北方,雪尚未“開”,“開”指“開花”,也指“開化”,即謂匈奴的邊塞地區處于較落后的境地,還沒有得到中華文明的開化。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
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同諸客嘲雪中馬上妓。唐代。白居易。 珊瑚鞭亸馬踟躕,引手低蛾索一盂。腰為逆風成弱柳,面因沖冷作凝酥。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雪里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寫真圖。
靜樂。元代。丁鶴年。 高人嗟逝矣,靜樂尚求詩。豈意無為道,翻成罔極悲。二難勤繼述,一默付希夷。飲水心愈潔,看山意更遲。傷烏營冢日,吊鶴造廬時。霜露增新感,煙霞遂宿期。閉門春事去,隱幾午陰移。未墜青云志,仍工白雪詞。每憐司馬病,深忝叔牙知。慚愧無佳句,緘題慰孝思。
病中驚雨起作二首 其二。。盧青山。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于夜色復千方。遙思矮屋空山里,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里,迢迢來照鬢髯長。
秭歸屈原墓。。朱帆。 汨水騷人骨,還鄉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莫道文章顯,須知愿向非??蓱z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摘星嶺。宋代。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