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風力損。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
闌干倚遍重來憑。淚粉偷將紅袖印。蜘蛛喜鵲誤人多,似此無憑安足信。
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宋代。歐陽修。 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風力損。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闌干倚遍重來憑。淚粉偷將紅袖印。蜘蛛喜鵲誤人多,似此無憑安足信。
離去的時候梅萼還是剛剛凝粉,眼見小桃花開都被風吹損,梨花開得最晚也凋零了,為什么歸期沒有個定準?
欄桿都倚遍了又來憑欄遠望,眼淚偷偷地沾濕了紅袖。蜘蛛與喜鵲多么誤人,像這樣沒有憑據怎么值得相信?
玉樓春:詞牌名。亦稱“木蘭花”“春曉曲”“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梅萼(è):梅花的蓓蕾。萼,花萼,花瓣下部的一圈綠色小片。初凝粉:指花蕾剛開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現出雛形。
小桃:桃花的一種,元宵前后即著花,狀如垂絲海棠。
凋(diāo)零:泛指花的凋謝,零落。
何事:為何,何故。
闌(lán)干:同“欄桿”。憑:依靠。讀去聲,義與讀平聲者相同。嚴格地說,此處“憑”字失韻。
“淚粉”句:拭淚故粉痕漬袖。“偷“字有避人垂淚意。
蜘蛛:這里指一種小蜘蛛,俗稱“喜蛛”。古人也視為喜事之瑞,如同喜鵲。喜鵲:俗傳能報喜訊,有“喜鵲登枝”之說。《西京雜記》卷三引陸賈對樊噲語:“干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
安足信:怎么值得相信。安,哪里,怎么。
參考資料:
1、葉嘉瑩 邱少華.歐陽修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1:133-134
2、俞平伯.唐宋詞選釋.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80
這是一首春閨離恨之詞,是以代言體形式表達閨中思婦離情別恨的作品,當為歐陽修早期所作,具體創作時間未詳。
參考資料:
1、葉嘉瑩 邱少華.歐陽修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1:133-134
此詞上片通過寫景表現時光的流逝,來烘托心中的閨思。下片通過人物行為表現對心上人的思念,情感委婉、真實。
上片從分手的時候寫起:“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風力損。”唐劉禹錫《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姜花以答之》:“驛馬損筋骨,貴人滋齒牙。”這里指桃花被風摧殘而凋謝。這兩句是說:分手的時候,梅花剛要長出花蕾,不知不覺小桃花也已經凋謝。“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梨花在清明前后開放。晏殊《破陣子·春景》:“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這兩句是說:開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經凋落,你因為什么事耽擱還確定不了歸來的日期?上片三折而下,寫心上人久不歸來,閨中人相思日重。
下片前兩句具體描繪相思之情:“闌干倚遍重來憑,淚粉偷將紅袖印。”“闌干倚遍”,說明登高盼歸次數之多,而又“重來憑”,表現出相思之深、之切。“淚粉偷將紅袖印”是說擦拭眼淚把衣袖弄上了脂粉。“偷”字表現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態,將情感寫得很含蓄。結語由盼心上人不歸,轉而怨恨蜘蛛、喜鵲:“蜘蛛喜鵲誤人多,似此無憑安足信。”這兩句是說:蜘蛛和喜鵲已多次報喜訊,但心上人始終未歸,真是“誤人”不淺,像這樣地不講信用怎么能讓人相信。不怨人不歸,而怨蜘蛛、喜鵲“無憑”,無理而妙。
此詞以淺近質樸之語,曲折表現思婦幽怨之情,足見詞人筆力不淺。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秋日雜興。宋代。敖陶孫。 陣云起西北,中原暗黃塵。豈無匡時算,無路不得陳。書生亦過計,夜夜占天文。匣劍似識時,中宵啞然鳴。我亦發悲歌,沾衣涕從橫。
燕堂詩。宋代。蔡茲。 世情日澆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脫簪。一世簡編胎后葉,百年香火奉先心。詩緣好句須親錄,酒到濃時輒倩斟。於此更無關意事,時攜諸幼步花陰。
江陵贈滿術人。。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滕縣。明代。楊起元。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復斯來,甫田昔為佃。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但愿風雨時,民獲飽粱面。前日江淮行,稍聞趙代甸。連年苦旱魃,黔首盡離散。不覺投匕箸,豈復顧廚饌。茲土景物舒,舉目皆可忭。天人本相待,有備故無患。彼豈無父母,夫何罹此變。無乃期會繁,反令慈惠殄。征夫徒駪駪,憂喜付聞見。
題郭主簿模摩詰本輞川圖卷 其十五 白石灘。元代。楊敬德。 湍駛風逾清,水明石可把。倚杖獨移時,白鷗翩然下。
瞻嶧亭次歐陽圭齋先生韻。明代。謝肅。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云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游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