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xù)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fēng)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宋代。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xù)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fēng)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紙帳這樣清雅的環(huán)境中醒來,卻有一種說不盡的傷感與思念。此時室內(nèi)唯有時斷時續(xù)的香煙以及香煙滅了的玉爐相伴,我的情緒如水一樣凄涼孤寂。《梅花三弄》的笛曲吹開了枝頭的梅花,春天雖然來臨了,卻引起了我無限的幽恨。
門外細(xì)雨瀟瀟下個不停,門內(nèi)伊人枯坐,淚下千行。明誠既逝,人去樓空,縱有梅花好景,又有誰與自己倚闌同賞呢 ?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間天上,四處茫茫,沒有一人可供寄贈。
孤雁兒:《孤雁兒》原名《御街行》。《古今詞話》無名氏《御街行》詞有“聽孤雁聲嘹唳”句,故更名《孤雁兒》。
藤床:藤條編織的床。紙帳:繭紙做的帳子。
佳思:好心情。
沉香:薰香的一種。玉爐:玉制的香爐或是香爐的代稱。
三弄:即“梅花三弄”,古代笛由名,或稱“梅花引”。
梅心驚破:指梅花聞笛而心傷。
春情意:喻指當(dāng)年夫妻情深。
蕭蕭地:淅淅瀝瀝。地,語助詞。
吹簫人去:《列仙傳》:“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此言其夫趙明誠之去世。
腸斷:這里形容因喪夫而悲傷之極。《世說新語·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馀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
一枝折得三句:化用陸凱《贈范曄》詩意。折梅相送,丈夫故去,所以說沒人堪寄。
參考資料:
1、楊合林.李清照集[M].湖南:岳麓書社出版社,1999.
2、陳祖美.李清照詩詞文選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這首詞明為詠梅,實為悼亡,寄托了詞人對于朝廷南遷后不久不幸病故的愛侶趙明誠的深摯感情和凄楚哀思。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游春意。”以漢代橫吹曲中的《梅花落》照應(yīng)詠梅的命題,讓人聯(lián)想到園中的梅花,好像一聲笛曲,催綻萬樹梅花,帶來春天的消息。然“梅心驚破”一語更奇,不僅說明詞人語言的運用上有所發(fā)展,而且顯示出她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剎那的波瀾,然而意思很含蓄。聞笛懷人,因梅思春,她詞中是不止一次用過。這是一歇拍,詞從這一句開始自然地過渡到下片,上片主要寫自己的凄冷孤苦,下片則著重寫對愛侶趙明誠的思念。
下闋正面抒寫悼亡之情,詞境由晴而雨,跌宕之中意脈相續(xù)。“小風(fēng)”句,將外境與內(nèi)境融為一體。門外細(xì)雨瀟瀟,下個不停;門內(nèi)伊人枯坐,淚下千行。以雨催淚,以雨襯淚,寫感情的變化,層次鮮明,步步開掘,愈寫愈深刻;但為什么“無佳思”,為什么“情懷如水”和淚下千行,卻沒有言明。直至“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才點明懷念丈夫的主旨。“吹簫人去”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簫史的典故,見《列仙傳》。這里的“吹簫人”是說簫史,比擬趙明誠。明誠既逝,人去樓空,縱有梅花好景,又有誰與她倚闌同賞呢?詞人回想當(dāng)年循城遠(yuǎn)覽,踏雪尋梅的情景,心中不由愴然感傷。
結(jié)尾三句化用陸凱贈梅與范曄的故事,表達了深重的哀思。陸凱當(dāng)年思念遠(yuǎn)長安的友人范曄,曾折下梅花賦詩以贈。可是詞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間天上,四處茫茫,沒有一人可供寄贈。其中“人間天上”一語,寫盡了尋覓苦:“沒個人堪寄”,寫盡了悵然若失之傷。全詞至此,戛然而止,而一曲哀音,卻繚繞不絕。
這首詞妙在化用典故,婉若已出;詠梅悼亡,渾然一體;口語入詞,以俗寫雅,獨樹一枝。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書崇慶常公殉節(jié)傳后。。秦清。 東北有偉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嘯歌抒幽覃。春噓山矗矗,秋凈水潭潭。琴能鳴其治,泉亦忘其貪。符彼循吏傳,如皈彌勒龕。蚤蔚鳳苞九,易報鹿鳴三。所難在大節(jié),而匪矢空談。牙璋入三巴,偫糧供魚蠶。天落一將星,地震五丁男。平生忠孝亮,動與意氣酣。膽固大如斗,手乃劍磨鐔。舌為犀鋒利,目為虎視耽。日暈生雌霓,妖魄褫虪甝。一死太山重,就之若飴甘。蠢爾如豕突,瞬顧已就戡。卓哉此鴻爪,千秋跡可探。承庥在翼子,明發(fā)慎毋慚。浩歌起遐矚,蜀山挺翠嵐。
游張公善權(quán)二洞四首 其四。宋代。曾幾。 善權(quán)石狀說不盡,怪怪奇奇驚倒人。大屋脩廊巖下路,凄風(fēng)冷雨洞中春。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jié)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yīng)先駐虎邱。
送程給事知越州 其一。宋代。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健節(jié)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yīng)先駐虎邱。
上立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為韻 其五。宋代。戴炳。 君子如真金,真金剛不改。小人如浮云,瞬目多變態(tài)。隨世良獨難,殉道乃無悔。近日崔菊坡,堅臥辭鼎鼐。
戴勝詞。唐代。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