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喚取笙歌爛熳游。且莫管閑愁。
好趁春晴連夜賞,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盤不要收。才曉便扶頭。
武陵春·桃李風前多嫵媚。宋代。辛棄疾。 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喚取笙歌爛熳游。且莫管閑愁。好趁春晴連夜賞,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盤不要收。才曉便扶頭。
桃花和李花在春風中搖曳著嫵媚的身姿,春風扶柳,柳條隨風舒展比桃花和李花還要柔美。在春天里吹著笙,唱著歌隨意交游,不管人世間紛紛擾擾。
天氣晴好我們連夜吟賞美景,就怕一場秋雨就帶走這春天美景。杯盤草草,尚未收起,又準備來日侵曉再飲美酒,只愿長醉不醒。
爛熳:亦作“爛漫”。
扶頭:指飲酒。
這首詞是寫春游的。它以抒情的筆調,明快的語言,描寫了春光明媚以及作者及時行樂的思想情趣,輕松活潑,饒有趣味。開頭二句寫春光明媚怡人。在這里,作者取了桃李和楊柳加以描寫。桃李臨風起舞,嫵媚動人。楊柳的長條裊娜于春風之中,故作者說“楊柳更溫柔”。句中“嫵媚”、“溫柔”帶有極強的感情色彩,也表現了作者對明媚春光的熱愛。如果說以上兩句側重“春”字,而接下去四句側寫“游”字。其中前兩句是把歌兒舞女換來盡情游賞,“且莫管閑愁”,全身心投入到游樂活動中去;而后兩句則說趁著天氣晴好,連夜賞花,表達了作者惜春愛花之意。前四句詞使用“爛熳游”與“管閑愁”等詞語,集中而突出地把作者游興之高描敘了出來。結尾二句寫醉酒。言其杯盤草草,尚未收起,又準備來日侵曉再飲扶頭酒,以便長醉不長醒,暗示其有借酒消愁之意,和上片“且莫管閑愁”相照應,說明作者看似玩得瀟灑,其實并未忘世,內心仍然很凄苦,和一般人不同的是,能夠及時行樂,借以超越苦痛而已。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次韻賓旸齋中獨坐五首 其三。元代。方回。 蟻潰金堤薄俗頹,圣門誰與嗣云來。良難托諷追風雅,只可微辭紀定哀。有志向能穿虎石,無疑今始悟蛇杯。掀天氣燄吾嘗見,轉首空成一聚埃。
題行篋內所攜米海岳各帖戲效漁洋論詩絕句。。梁成楠。 襄陽風景遜江南,天意存留米老庵。問月仙人知有意,如公翰墨許成三。
西溪夜泛 其一。明代。孫傳庭。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游仙漫問武陵溪。澗泉響逐歌聲遠,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余潦倒有新題。
舊吏楊時哲王憲相從久入京時復一至執軸乞詩書往事分題各四首予之 其三。。龐嵩。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著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