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泛海。明代。王守仁。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一切艱難險阻,在我看起來,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應停滯于心中,而天空的顏色,是潔凈湛藍的。
夜深人靜時,我思考著國家的命運,思考著自己的人生經歷,盡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濤一般。我將乘天地之正氣,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艱難險阻的挑戰。
飛錫:錫杖,即和尚的禪杖。多指和尚云游,作者借此表達他淡然世間榮辱的灑然心態。
天風:天地之正氣的意思。
公元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王守仁因仗義執言被貶為貴州龍場驛驛丞。劉瑾還派人對他進行暗殺。王守仁急中生智,做出投江自殺的假象,搭上了前往福建的商船。不料,當他坐船行于海上,卻遇上大風暴。王守仁此時卻毫不畏懼地坐在船上,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泛海》。
《泛海》這首詩意態瀟灑,有一股正義的豪情,表達了王陽明淡然世間榮辱的灑然心態。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哲學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主張的“心學”和開創的陽明學派在后世產生了很大影響。王陽明的學說打破了當時理學家們對于“人”的鉗制,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靈世界,漸漸成為思想界的一種風尚。
詩歌頭兩句“原”說明人世一切的艱難挫折,詩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萬物的變化只不過如同浮云掠過太空一樣,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跡。盡管這海上風云變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為所動,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這兩句詩,充分表現了王守仁堅毅無畏的品質,同時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學觀:“戒慎不睹,恐懼不聞,養得此心純是天理”,便自然能達到心靈的純明境界。
在詩歌的三、四兩句中,詩人更進一步地描寫了自己心中此時的感受:“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說在這“靜謐”而遼闊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著錫杖(高僧手持的一種法器),駕著天風,在月光下飛越“海濤三萬里”,這驚濤駭浪中命懸一線的驚險航程,在詩人筆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詩意的一次旅行。說到“靜”字,還有一個故事:唐代禪宗高僧惠能有一次聽兩人辯論說風幡動,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是幡動,惠能卻說,都不是,是你們的心在動。王守仁的“心學”中也有類似的論述,他說,“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人只為形體自間隔了。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兇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王守仁《王陽明全集》)。
從《泛海》的創作背景看,《泛海》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灑脫的心胸和強烈的自信,以及詩歌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評價王陽明心學時曾說過四個字“自尊無畏”,這四字從《泛海》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云,字伯安,號陽明,封新建伯,謚文成,人稱王陽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 ...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云,字伯安,號陽明,封新建伯,謚文成,人稱王陽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
游西湖。宋代。釋紹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處如春有眉目。一番雨過吞青空,萬頃無波鴨頭綠。望湖樓閣獨自登,煙霏向背攢寒玉。想見襄陽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續。道人長坐西山河,骨清氣明韻出俗。久居京闕厭塵土,一夕歸心俊如鵠。明窗為君研破硯,落筆轉頭風雨速。龍山深處如定居,就彼結鄰容我卜。
孫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詩因次韻并寄允迪以。。郭印。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慶有年。玉糝寒林梅委地,浪翻平野麥連天。陰陽燮理非吾事,新歲調和豈偶然。
次韻楊侯見送游五峰。宋代。郭祥正。 飄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云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見異香諸山喜而有作。明代。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譬山行見湖,昏昏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見山秀爛。仆尚請決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飛櫓,猛進不復懦。探穴有虎子,履險獲奇觀。出浦即會勝,列障擁一岸。遙思攬吳香,妄意覓仙幔。群聳西若監,巨浸東罔畔。天謂湖太淫,設此似按攤。云濤日沖撞,石趾力抵捍。輸贏各無能,兩壘對楚漢。我行鋒鏑間,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盡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狀,要我綺語贊。氣聚勢則附,形散脈復貫。遠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換。雖靜有動機,萬態紛變亂。虬龍徐蜿蜒,獅猊悍奔竄。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橫亙蒼玉案。晴縠縐日光,莫熨錦繡段。金庭與玉柱,遠弄波影燦。歷眼四十程,續續青不斷。平生詫傳聞,信美非謾讕。修辭聊梗槩,歸憶庶可按。
喜遷鶯 露筋祠。清代。易順鼎。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香街。飄水佩。聞道花時,開遍祠門外。舊內鉤斜,南朝脂井,應笑此湖清太。紅顏盡成廟食,命薄生前何害。柳絲待,待系船重到,綠云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