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天外怨離居,明月樓中音信疏。
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豫章書。
南流夜郎寄內。唐代。李白。 夜郎天外怨離居,明月樓中音信疏。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豫章書。
身在夜郎的我因離居而怨恨愁悶,明月樓中音信稀疏。
北飛的大雁就要歸盡了,仍然沒有收到你的書信。
豫章:郡名,即洪州,天寶元年改為豫章郡,在今江西南昌。
此詩為肅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寄給居住在豫章的妻子宗氏所作。李白一生很少顧家顧妻子的詩,而流放夜郎途中,卻寫出了滿懷深情的寄內詩。可見流放事件對李白內心造成的刺激之大之重之深。
參考資料:
1、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巴蜀書社,1988:233-288
李白《南流夜郎寄內》詩道:這是李白在盼望安陸妻子許氏的來信。“離居”和盼“豫章書”,都足以說明李白已經不是在途中流走了,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地址了。這首詩的標題中的“南流夜郎”和詩句中的“夜郎天外”說明這個固定的地點,只能是夜郎。首句中的“怨”字,揭示了詩人內心的悲憤不平。次句言自己身在天外,妻子音信杳疏。最后寫北飛的大雁都沒有了,仍沒有等到妻子的書信。
可知宗氏在白上流途后仍然留在江西,宗璟又何能不陪姊而隨李白?“南流”,更可知其不是溯江西去而是向南。時正是在乾元二年春天,按《大唐詔令集》卷八四《以春令減降囚徒制》:“其天下見禁囚徒死罪從流,流罪以下全免”之下有注曰“乾元二年二月”可知,李白正是依此詔免流,時正在洞庭舟中,還沒有得聞詔令。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次建康留守趙龍圖雷音堂韻。。釋師范。 晴空霹靂絕追尋,聽者須教辨者音。坐斷封疆行正令,迥然超越去來今。
冬日雜興二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 零露潤枯桑,運回辭故枝。棲禽深婉昵,欲與終因依。竟夕不相保,何況延晨吹。晶宇垂玉繩,瑤光空陸離。冪歷千萬里,含心當語誰。顧影追疇昔,韶風漾芳時。下映清江淥,上承靈雨飛。時哉不再覿,群情自紛疑。詎知幽悄懷,時為夢中期。佳序還在目,榮光亙葳蕤。
奉和胡學士光大侍從游萬歲山詩韻十首 其九。。王洪。 殿閣青霄迥,山川紫氣高。門開天上日,地壓海中鰲。響徹蒼龍管,□傳碧甕醪。共歡千載遇,登賞總忘勞。
元基席上再送士儀。明代。蕭顯。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