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瞢騰說夢華。鶯鶯燕燕已天涯。蕉中覆處應無鹿,漢上從來不見花。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響琵琶。銅駝煙雨棲芳草,休向江南問故家。
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宋代。張炎。 夢里瞢騰說夢華。鶯鶯燕燕已天涯。蕉中覆處應無鹿,漢上從來不見花。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響琵琶。銅駝煙雨棲芳草,休向江南問故家。
只能在恍惚的夢中重溫昔日的繁華,鶯鶯燕燕都已經散走天涯。鄭人藏于廟中的芭蕉葉下原本就沒有鹿,周人在漢上也沒有見過仙女散花。
古爭朝代興衰變遷,只能哀嘆世事無常。西湖流水依舊潺潺,如彈奏的琵琶曲。西晉索靖手指洛陽宮門前的銅駝,感嘆天下將要動亂。不要面對江南詢問家鄉故園的情況。
思佳客:詞牌名,又名《思越人》、《鷓鴣天》、《醉梅花》等。雙調,五十五字,前片四句三平韻,后片五句三平韻。
瞢(méng)騰:糊里糊涂。
夢華:夢中的繁華,此指已經逝去的繁華。間接用《列子》黃帝夢游華胥國的典故,直接用《東京夢華錄》記北宋汴都舊聞一事,以借指“武林舊事”。
鶯鶯燕燕:借用蘇軾《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中“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句,代指歌姬舞妓。
嗟:慨嘆、嘆息。
銅駝:此代指皇宮和南宋王朝。魏晉時國都洛陽皇宮門外立有二銅駝。
參考資料:
1、杜茂功選注;王文超總編;王德俊副總編.九都洛陽歷史文化叢書 九都詩韻: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347頁
2、張傲飛.唐詩宋詞名家鑒賞大全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77頁
周草窗即周密,張炎當年好友。《武林舊事》是周密在宋亡之后所寫的一本筆記。而在第九卷中,記述了紹興二十一年(1151)十月,宋高宗駕臨張炎六世祖張俊府邸一事,寫當時張府為迎圣駕,大擺御筵,場面甚是奢華隆重。張炎在顛沛流離時讀此文,觸動了心中愁思,于是寫下該詞。
參考資料:
1、韋立軍.宋詞鑒賞辭典:北京出版社,2009年:第311-312頁
該詞圍繞臨安(今杭州)、西湖來寫。上片說臨安盛日都成夢影。起著“夢里瞢騰”二句,引用二典。“夢華”引用《烈子》黃帝夢游華胥國的典故,“夢里夢瞢騰漫夢華”,昔目的盛景在《武林舊事》中歷歷在目,然而盛景不再,只能在夢中暢游昔日年華。一個“夢”字表現感慨之深,回思之痛。
“鶯燕”用蘇軾“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述古令作詩》),這里代指歌姬舞妓,說往日的歌姬舞妓都已散表走天涯。次二句“蕉中覆處”,也引用二典。“蕉無鹿”。出自《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之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直中覆處應無鹿”言舊歡難再,舊況難現,如同蕉中尋鹿。“漢上花”用《韓詩外傳》典,據載周人鄭交甫在漢上遇二神女與之交談,其言甚歡后神女解佩贈珠而去。鄭喜不自禁,不料剛走數步,珠不見了,二女也不見蹤影。”漢上從來不見花”與上句意同,指漢上本來無花。此二句對偶工整、意理深含,不管“蕉下無鹿”,還是漢上無花”,都說明書中所記臨安的“夢華”,實質上就如同“癡夢”,“空華”。淡淡兩句,情意無窮,感傷至深。
下片以興亡盛衰無常的感慨,又表達出作者對國仇家恨的痛楚。“今古事”三句,承接上片言古今興衰,古今都難以擺脫,只能哀嘆世事的無常,如西湖流水演奏的琵琶曲。又有人言“西湖流水雨琵琶”借用杜牧《泊秦淮》詩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后庭花是琵琶曲)指對古今興衰,仍有人置若罔聞,如亡國之商女猶無恨,仍在演奏《后庭花》這樣的艷詞琵琶曲。此解亦有道理。“銅駝煙雨棲芳草,休向江南問故家。”此句表明人世難料,不要問家鄉變遷,人生巨變。
全詞情深意切,真情實感露諸筆端,是一首佳作。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洛西樓懷岑給事葉侍御。。歐大任。 回磴層云睥睨愁,為君孤眺獨夷猶。關門西引三峰色,河水東懸萬里流。卷幔綠吹榆柳細,開尊紅映杏花稠。春深遠作他鄉客,滿目風塵易倦游。
東風解凍省試。唐代。徐夤。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入律三春照,朝宗萬里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波起輕搖綠,鱗游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
逍遙詠。。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深思五嶺凡間路,好作三天物外人。萬里州通寬世俗,清虛境象善求真。
惜春長句。宋代。葛紹體。 去年花開春日和,行嗅香蕊攀柔柯。今年花開煙雨愁,坐見落英填污溝。世事翻覆故應爾,天工卷舒亦如此。曷不長教四時好,卻令二月春草草。墻頭錦紅一花梢,人間雪白幾鬢毛。東家兒女喜斗妍,西鄰老婦羞頺顏。亦有對酒高陽徒,零落山丘空畫圖。悲來乎,悲來乎,花開花落胡為乎。把住東風聊自娛,明年晴雨知何如。
謫居。宋代。王禹偁。 親老復嬰孩,吾生自可哀。無田得歸去,有俸是嗟來。直道雖已矣,壯心猶在哉。端居寡儔侶,懷抱向誰開。
寓鐘寶潭解館二首 其二。元代。胡天游。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何須交臂令心哀,北風吹人歸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