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干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
東至集壁西梁洋,問誰腰鐮胡與羌。
豈無蜀兵三千人,部領辛苦江山長。
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云還故鄉。
大麥行。唐代。杜甫。 大麥干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東至集壁西梁洋,問誰腰鐮胡與羌。豈無蜀兵三千人,部領辛苦江山長。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云還故鄉。
大麥已經成熟,小麥已青黃。婦人邊走邊哭,丈夫逃跑藏起來。
向東跑到集、壁、梁、洋四個州,問誰有來自鐮胡與羌插在腰間的鐮刀。
豈敢沒有三千蜀兵,(為了逃命)不怕道路悠長,疲于奔命,故不能及時救護。
怎能像鳥兒一樣擁有翅膀,安身在白云間返回家鄉。
集、壁、梁、洋:四個州名,唐屬山南西道。言寇掠范圍之廣。腰鐮,腰間插著鐮刀,指收割。鮑照詩:“腰鐮刈葵藿。”這一句中,自具問答,上四字問,下三字作答。
托身:寄身;安身。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以后,唐代便由統一進入了分裂的時期。在這時期里,一些懷有野心的地方軍閥(如某些節度使)擁兵自重,不僅逐漸形成封建割據勢力,而且破壞了同邊疆各少數民族的和睦關系。有些少數民族與唐王朝之間不斷發生矛盾,向內地侵擾。
參考資料:
1、李炎.杜甫《大麥行》賞析.惠州學院學報,1991,01.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張升甫惠新筍走筆代簡謝之。宋代。強至。 粉籜迎霜嫩更勻,中廚未有許嘗新。明朝便好供佳客,只恨杯羹欠紫莼。
送蘇監生復還家。。謝晉。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陳五主。明代。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青蒲未了安成泣,臨海旋驅嗣主輪。獨值齊衰能啟土,始逢周盛復逡巡。云龍門外空焚錦,玉樹庭中競樂春。三閣花容誰比艷,平湖草色忽開堙。天子寺奴應可獻,宮英文狎豈相顰。一朝王氣歸眢井,留得新聲感后人。
九曲之游終于星村二首 其二。近現代。施蟄存。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復歸山。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鯸魚。。弘歷。 湖中藻荇蕃,蔓延叢累積。搴芼與铚艾,萌芽旋充斥。舟楫礙泛流,波瀾溷澄碧。是應例除莠,詢得一良策。鯸魚此為糧,育湖俾搜索。藻荇則已盡,荷芰乃并食。魚所能者啖,不能者揀擇。溲矢更遺污,綠水成黃色。藻荇穢復里,鯸魚穢面額。不什不變法,欲速疏籌畫。一利一弊滋,覽物理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