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春天從這去,何時才進長安門。
托付給你還鄉夢,懇請帶我回家園。
零陵:此指永州。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零陵郡和永陽郡,置永州總管府,府治泉陵縣,同年更名零陵縣(治今永州市零陵區),隸湘州。從此,永州、零陵一地兩名。此處零陵指永州府治零陵縣。
秦原:秦地原野,這里是指長安城周圍,即長安。春秋戰國時屬秦國領地。
憑寄:托寄,托付。
殷勤:懇切;深厚。
作者生于長安,長于長安;在長安有他的莊園,有他的家,有他的理想;長安是他施展才華,實現理想的地方。然而一場惡運,把他貶在遠離朝廷的“南蠻之地”。家鄉的一切是那么美好而遙遠,他要“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永州地處江南,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春天的到來,自然要比長安早,“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榮”。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地季節,帶給人們的是勃勃的活力,盎然的生機。作者寫早春,用早春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希望,對未來的希望。然而“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春天是美好的,可惜作者被貶在永州,有家也回不成,是“軟禁”在這里,是一個“不自由”之身,因此,他借春風來寄付自己的思鄉情,借春風來把希望帶回故鄉,懇切希望春風把自己帶回故鄉。然而這只是一個“夢”,是一場“春夢”啊。再美好的春夢,也會破滅的。作者寫“思鄉”是寫在早春里,這是這首詩構思最新穎之處。這種思鄉之情,不是在夜深人靜,是由寂寞引起,也不是在“佳節”因孤獨涌現的思念,他是在大地復蘇,春意濃濃,熱鬧忙碌的早春中“思鄉”,這種思鄉之情就更濃更深了。
這首詩最后一句“殷勤入故園”,“殷勤”一詞,它寫出了作者濃烈的思鄉情,寫出了作者殷切的期盼,寫出了作者的怨憤,它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中心所在。愛與思,期盼與厚望交織在一起,這種復雜的感情,大概是他到永州之初最強烈地一種情感。作者的這首五絕詩情味蘊藉,構思新穎,目景入情,筆隨意到,語言通俗明白,主題單純,但是表達的情是復雜的,在濃濃的思鄉情中,也表達了作者不可釋懷的心態,愛怨交織的復雜感情,有著濃烈的詩趣,堪稱以少勝多的杰作。所以讀者欣賞這首詩時,一定理解把握這種復雜的感情,理解早春中的思鄉是別有一番情意。這也是柳宗元文中所特有的“淡泊中的至味”。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西興渡口雪。宋代。蘇泂。 岸側枯楊臥玉龍,卸殘鱗甲趁天風。明年更作垂垂綠,會率鶯花入漢宮。
閑事雜題 其三。明代。王彥泓。 掠鬢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即席贈任棠山。明代。楊慎。 紅濕城中仙里,香霏閣下人家。幸遇風流地主,渾忘飄泊天涯。六彩狂呼瓊略,百杯爛醉金沙。何日公尋黃石,壁津共泛靈槎。
贈賈收處士十韻。宋代。劉季孫。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魚。無錢買釣艇,貌古常有馀。遇人喜談笑,貰酒日不虛。浩歌出塵表,白鳥來徐徐。清風入窗牖,散亂床頭書。有琴壞徽軫,淵明意何如。我欲脫塵網,筑室鄰君居。有地植松竹,有水種芙蕖。作詩賦生理,起居當和予。相顧可忘老,醉飽遺君諸。
送梁伯暘歸括蒼三首。宋代。劉宰。 城關美少年,三五事游冶。明珰燭綺疏,寶香籠舞樹。一朝黃金盡,帷蓋羞狗馬。短檠有真樂,行矣遴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