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舊序云:大雪有懷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檐。江闊天低、無處認(rèn)青簾。孤坐凍吟誰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厭厭。水晶鹽,為誰甜?手把梅花、東望憶陶潛。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宋代。蘇軾。 公舊序云:大雪有懷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檐。江闊天低、無處認(rèn)青簾。孤坐凍吟誰伴我?揩病目,捻衰髯。使君留客醉厭厭。水晶鹽,為誰甜?手把梅花、東望憶陶潛。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
昨日黃昏時,天上飄灑的還是纖纖細(xì)雨,次日清晨醒來打開窗簾,卻發(fā)現(xiàn)大雪差不多快要和屋檐齊平了。江闊天低,漫漫白雪把江邊酒館的酒旗都蓋住了,寒冷中獨自坐著吟詠詩詞,有誰陪伴?擦擦昏花的眼睛,捋捋衰老的胡子。
你可能正盛筵宴客,這如水晶鹽般透明的雪,是為誰獻(xiàn)上的美味?我手中拿著梅花,向東望去,想起陶潛。雪似故人,故人似雪,雖可愛,卻又怕“有人嫌”。
江神子:詞牌名,即江城子,蘇軾作此詞時用江神子為詞牌名。原為唐詞單調(diào),始見《花間集》韋莊詞,單調(diào)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后演化為雙調(diào)七十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五平韻,一韻到底。
朱康叔使君:《宋史·孝義傳》:朱壽昌字康叔,揚(yáng)州天長(今江蘇省天長縣)人。因在鄂州(今武漢市江南地區(qū))為太守,清正愛民,故尊稱為“使君”。東坡貶居黃州,與朱守書信往來甚密,成為至交。朱在西,蘇在東。
雨纖纖:細(xì)雨長絲的樣子。
曉:早晨
青簾:青布做的招子,指酒旗。
燃衰髯(rán):以手指掐搓衰老的胡須。形容作詞時字斟句酌的樣子。
厭厭:指飲酒時歡樂、沉醉的樣子。《詩經(jīng)·小雅》: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水晶:極言珍貴。甜:指美味。
陶潛(365~427年):字元亮,號淵明,私謚靖節(jié)。東晉詩人,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因不滿當(dāng)時黑暗現(xiàn)實,去職歸隱。對東坡的影響極大。這里東坡以陶潛自比,以江州刺史王宏比朱壽昌。隱喻朱使君邀東坡赴宴。
參考資料:
1、西坡.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詞與情: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2.06:第159頁
2、葉嘉瑩主編,.蘇軾詞新釋輯評 中冊:中國書店,2007.1:第651頁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作于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十二月。蘇軾被貶黃州將近一年。與鄂州太守朱壽昌書信密切往來。那一年十二月大雪,蘇軾非常懷念朱壽昌,做此詞以慰問之。
參考資料:
1、葉嘉瑩主編,.蘇軾詞新釋輯評 中冊:中國書店,2007.1:第651頁
上片,寫昨晚雨,今朝雪,天寒地凍,東坡倍覺衰病中孤獨寂寞。開頭三句,寫昨夜的天氣“雨纖纖”;今晨雪之厚“欲平檐”。第四、五句,進(jìn)一步寫雪境之大:“江闊天低”;雪勢之猛:找不到酤酒“青簾”。寫天氣之急速變化,實寫東坡的心情惴惴不安。最后三句,由寫雪轉(zhuǎn)入到寫人,突出東坡“孤坐”之難,“誰伴我”之寂,“病目”之困,“衰髯”之態(tài)。只有邊“揩”目,邊“燃”須,邊“吟”詩,才能度過這寂寞時光。作于同時的《浣溪沙·半夜銀山上接蘇》也有“凍吟誰伴撩髭須”,亦屬此意的同義句。設(shè)身處地,將心比心,蘇軾也不知朱守壽昌現(xiàn)在受凍如何。
下片以自我心態(tài)反襯,抒發(fā)對摯友的深切思念之情。開頭三句,點化引用了李白《題東溪公幽居》:“客到但知留一醉,盤中只有水晶鹽。”這里以沉醉、晶鹽般的美味來聯(lián)想朱守可能正盛筵宴客,然而東坡自己不在席上,甚為孤苦。第四、五句進(jìn)一步運(yùn)用想象,寫朱守“手把梅花”一枝舉起,“東望”著我這黃州的陶潛。也許你還在請我入宴。我“知使君之念我”。最后,以一個回環(huán)句,吐出了內(nèi)心的壓抑感和牢騷感:“雪似故人”,故“人似雪”,“雖可愛”,怕造門不前而返,“有人嫌”,推心置腹,刻骨銘心。
全詞,上片以“江闊天低”的雪景作為思念故人的典型環(huán)境,就是為下片的想象“使君之念我”,“雪似故人人似雪”之情懷作鋪墊的。由景到人,并以陶潛自比,獨白作結(jié),寓意十分深遠(yuǎn),反映了東坡的獨立人格和審美情趣。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送方郎唐卿漕試。宋代。劉克莊。 翁已鞭鸞上九霄,此郎雖小亦清標(biāo)。斯文尚有嫡傳在,每見能令人意消。身退吾難論一鶚,才高君必中雙雕。漢廷急士將親策,想見諸儒避董晁。
黃河南岸見梨花二首 其二。明代。陸深。 粉痕香暈雨初乾,惆悵芳心怯曉寒。憶向小樓吹鐵笛,湘簾十二捲朱闌。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fēng)、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xù)。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瑞鶴仙·向陽看未足。宋代。劉瀾。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fēng)、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xù)。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尋胡處士不遇。唐代。韓翃。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jī)憶丈人。微風(fēng)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
秋聲八詠用杜公部秋興八首韻。清代。徐宗干。 峰巒一抹襯秋暉,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棲落葉半天飛。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yuǎn)籟,尚留紅樹帶霜肥。
摩竭正令,未免崎嶇。少室垂慈,早傷風(fēng)骨。腰囊挈錫,辜負(fù)平生。
煉行灰心,遞相鈍致。爭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五片,黃鳥一聲兩聲。
偈六十九首 其六十五。宋代。釋道寧。 摩竭正令,未免崎嶇。少室垂慈,早傷風(fēng)骨。腰囊挈錫,辜負(fù)平生。煉行灰心,遞相鈍致。爭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五片,黃鳥一聲兩聲。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維雖巧畫難成。直饒便恁么,猶是涉途程。人從卞州來,不得東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