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梅騎竹嬉游日。門戶初相識。未能羞澀但嬌癡。卻立風前散發襯凝脂。
近來瞥見都無語。但覺雙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
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清代。王國維。 弄梅騎竹嬉游日。門戶初相識。未能羞澀但嬌癡。卻立風前散發襯凝脂。近來瞥見都無語。但覺雙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
想起兒時弄梅騎竹,一起嬉戲的日子。當門對戶,彼此相識未久。她還未懂得羞澀,只是一味嬌癡。故意立向風前,讓紛披的黑發襯著她潔白的肌膚。近來乍一看到她時,彼此都無一語。只覺得雙眉悄然蹙聚。兩句寫日漸長成,開始避嫌了。不知什么時候她才真正懂得春愁———記得那回在花前相遇,含情低下頭來。
“嬌羞之態”是姍姍少女的特權,也是豆蔻年華的自由情態,以前有,而今只剩下“雙眉聚”,念念不忘“那回花下一低頭”,往深一層,是對“真理之美”的一往情深。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有所思。明代。周旋。 悲風起高樹,陰云蔽朝陽。伊人在天末,地遠道路長。駕言欲相就,車敝馬玄黃。秋深氣愈厲,孤雁正南翔。爰附尺素書,以寄我衷腸。飛高影漸沒,蹙刺心內傷。
懷關中故人。元代。彭炳。 長安三月酒如酥,花落平堤水滿初。楊柳簇門齊下馬,九龍池上看叉魚。
重九再謁靖節祠。清代。王家樞。 疊嶂南環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后,籬菊何存感慨中。從古只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斗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
登天安門城樓。近現代。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枕煙亭聽白三琵琶 其一。清代。鄧漢儀。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宋代。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