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后卻匆匆。
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宋代。陳與義。 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后卻匆匆。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船已經掛起帆來了準備離去,可作者卻搔首踟躕不忍離去,一杯杯地飲著好友送別之酒。以前天天寫詩作詞翹首盼望春天的到來,可等到了春天桃花剛了卻要與友人匆匆離別。
歌姬的歌聲常常因離別之人而嗚咽,還清楚記著離別席上的情形。明天酒醒后就要隨著大江行舟離去,只能滿滿帶著一船的離別之恨駛向衡州。
搔首:以手搔頭,意為有所思的樣子。
這首詞是在席益舉行的告別宴會上所作。席益字大光,洛陽人,是陳與義的同鄉。與義宣和六年(1124)在汴京任符寶郎時與他相識,不久與義遭貶,別后還有詩札。建炎三年(1129)席益離郢州知州任,流浪于衡山縣(今屬湖南),與義同時躲避金兵至湖南。同年臘月,兩人相遇于衡山。次年元旦后數日,與義離衡山赴邵陽,有《別大光》詩,別宴上并作此詞。
參考資料:
1、谷玉婷編著.宋詞三百首詳注: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4:第222頁
這首詞的寫法是:“緊扣別宴,思前想后”。他把離別的情緒融貫到對過去的回憶和對前途的想像之中去,不同一般,別有一番風味。
詞的上片由別宴寫起,進而追憶到過去相聚的時日。一開篇就說船已經掛起帆來了準備離去,久久不能離去,只是一杯杯地飲著好友送別的酒。這就把不得不離去又不忍離去的矛盾心理形象地表現出來。為什么“張帆欲去”?因為“攜家作客真無策”、“長乘舴艋竟安歸?”(《元日》)詞人在戰亂之中,攜家南奔,屢次寄居,終非長策,但卻非走不可。為什么“仍搔首”?因為與義和大光友情誠篤,不忍分別,所以搔首踟躕。這里詞人很自然地追憶起在臘月間相聚的時日,朋友們飲酒賦詩;同時,更盼望著春天的到來,以與友人更好地流連吟詠,然而春天到了,桃花才吐蕊,而自己卻要與友人告別了!“匆匆”之中,包含了無限惜別之意。“吟詩”兩句,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贊為“好在句中”,就是說其本身即為佳句,不待上下文關照,自然映發,自見妙處。
詞的下片仍寫別宴。寫過了酒,緊接著從歌上落筆。古人送別時唱“驪歌”,如蘇軾《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所寫“且盡一樽,收淚聽《陽關》”宋代州郡長官設宴,有官妓陪侍,歌舞酒聲遠遠飄去,可見宴會的盛大,此“歌聲”就是歌妓所唱。“歌聲頻為行人咽”,臨別之際,歌妓也為之動情,幾度嗚咽不能成聲。因此感動了詞人:“記著樽前雪”。“雪”為“雪兒”省略,而“雪兒”又是指代歌妓的。雪兒為隋末李密歌姬,善歌舞,能夠根據音律填詞而歌,稱“雪兒歌”,后來泛指歌妓。詞人因歌而記著歌者,即記著此別,記著餞別的主人,一語而三得。酒醉人,而歌聲也足以醉人。“明朝酒醒大江流”,此筆回旋一轉,想到明朝酒醒之后,此身已隨舟漂到湘江。此行何去?相距一百二十里的衡州(今衡陽)是第一站。
“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載人而曰“載離恨”,“離恨”而曰“一船”,“一船”而且“滿載”,即滿載離恨表達了作者不忍惜別的情意,與首句“張帆欲去仍搔首”緊密關連,也同作者《別大光》詩的“滔滔江受風,耿耿客孤發”相補襯。這最后兩句,化用蘇軾在揚州別秦觀的《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詞的“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而這里情感更為豐富。運用前人成句時切忌字句意義完全相同,但又不可距原句意思過遠。與義此處構句可謂運用前人之后,卻自然切合己事,變化處又別出心裁,較之上片之結,藝術上也不相上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挽邵處士。明代。王汝玉。 雅望推鄉里,清風播縉紳。抱才猶未展,赍志竟長淪。蘭邑溪堂靜,椒峰壟樹新。幽光當不泯,鉅筆勒貞珉。
詠馬蹄墨一首柬留守鄭廣之玉峰李景輝二知己。明代。童軒。 汗血曾勞百戰場,空遺踣鐵在文房。硯臺夜跡元霜滑,筆陣朝沖紫霧香。削玉謾勞龍作劑,藏金聊藉豹為囊。可憐一蹶無人識,卻欲追蹤后二王。
陳仲怡刺史留飲寓齋看燈屏同李蘧門作。清代。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懷舊。宋代。李正民。 遁跡漁鹽遠市朝,回廊落葉響蕭蕭。云迷嶺岫天將雪,草沒汀洲海上潮。欲寄新詩人杳杳,重尋舊會恨迢迢。暮年更欠劉龔語,門翳蓬蒿轉寂寥。
送石昌言歸蜀。宋代。韓維。 省署聊休直,皇恩許過家。朝廷寵儒雅,車騎有光華。行色星垣動,褒章宰樹加。遙加蜀父老,來道競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