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長相思。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長相思·長相思。宋代。晏幾道。 長相思,長相思。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長久的相思啊,長久的相思。若問這相思何時是盡頭,除非是在相見之時。
長久的相思啊,長久的相思。這相思之情說給誰聽呢,薄情寡義的人是不能體會的。
長相思:詞牌名,唐教坊曲名。
甚(shèn)了期:何時才是了結的時候。
似(sì):給與。
淺情人:薄情人。
宋徽宗大觀年間(1107年-1110年),詞人已經趨于老年,寫作風格也趨于回憶以及悲情。這首《長相思》就是詞人為懷念舊情人且為了抒發自己的多情而寫下的一首詞。
參考資料:
1、上官紫微.《宋詞三百首導讀》:中國紡織出版社,2014.01:第84頁
此詞純用民歌形式,上下片均以“長相思”迭起,上片言只有相見才得終了相思之情;下片言由于不得相見,相思之情無處訴說,以淺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反襯自己一往而情深。詞的上片,一氣流出,情溢乎辭,不加修飾。“若問”兩句,自問自答,癡人癡語。要說“相見”是解決“相思”的唯一辦法,這純是癡語,癡心,可是,小晏卻認認真真地把它說了出來,正是如黃庭堅《小山詞序》所云“其癡亦自絕人”。
結句非同凡響,抒寫了比相思不相見更大的悲哀。“說似誰”,猶言說與誰、向誰說。縱使把相思之情說了出來,那淺情的人兒終是不能體會。淺情是深情的對面,多情的小晏卻總是碰到那樣的人,可是,當那人交暫情淺,別后又杳無音信,辜負了自己的刻骨相思時,詞人依然是一往情深,不疑不恨,只是獨自傷心而已。下片四句,以“淺情人”反襯小晏相思苦戀之情,無奈和遺憾。
此詞為作者詞中別調,語極淺近,情極深摯,在樸直中自饒婉曲之致,纏綿往復,姿態多變,回腸蕩氣,音節尤美。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詞人用情之深。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本來寺。近現代。馬一浮。 佛地人間有,心如萬法忘。山深無客至,坐久覺花香。竹影寒相對,茶煙靜不飏。樓開彈指頃,何必羨西方。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華、若昭、若倫、若。唐代。王建。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少年絕音華,貴絕父母詞。素釵垂兩髦,短窄古時衣。行成聞四方,征詔環珮隨。同時入皇宮,聯影步玉墀。鄉中尚其風,重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將此為女師。
泊舟大湘。明代。曹學佺。 停棹投漁火,人煙自一區。遠行銜月淺,隔水度營孤。夕露無聲墜,寒猿有淚呼。臨流歸夢促,安得涉江湖。
瑞峰院夜語奉酬鄭簿。宋代。林亦之。 百級上層巒,呼鐙同所歡。瓷杯真有道,行李似無官。妙語勝熊掌,疎才愧鹖冠。古人相見意,不作酒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