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捻香箋憶小蓮。欲將遺恨倩誰傳。歸來獨臥逍遙夜,夢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難圓。只應(yīng)花月似歡緣。秦箏算有心情在,試寫離聲入舊弦。
鷓鴣天·手捻香箋憶小蓮。宋代。晏幾道。 手捻香箋憶小蓮。欲將遺恨倩誰傳。歸來獨臥逍遙夜,夢里相逢酩酊天。花易落,月難圓。只應(yīng)花月似歡緣。秦箏算有心情在,試寫離聲入舊弦。
這首詞是為懷念歌妓小蓮而作的。首句直呼小蓮之名,等于明確地標(biāo)出題目,這與把她們的名字嵌入句中的那種隱蔽含蓄的方式是大不相同的,直呼其名更為突出,更為強(qiáng)烈。“手捻香箋”,刻畫詞人凝神沉思之情狀,因為“欲將遺恨倩誰傳”,把思念之情寫成詩句,題上香箋,卻無人為之傳遞,小蓮本人也是見不到的。暗中表示,不知小蓮如今流落何方!故而思念之情也就被沉痛地稱作了“遺恨”。接下來的對偶句中,“逍遙”和“酩酊”只是填充和配搭,并沒有什么實際的內(nèi)涵,兩句所說的就是“歸來獨臥”,“夢里相逢”。想做個什么夢,只是一種主觀的意愿,而且是十九不能實現(xiàn)的,所以最終還是連夢中相逢都是不可能的。寫到下片,詞人認(rèn)識到了,自己和小蓮等人的“歡緣”,只能如花之易落、月之難圓。行筆至此,詞人的傷感之情已是相當(dāng)濃烈的了。人稱小晏是古之“傷心人”,于此可見一斑。最后,又把遺恨的想法交付給了秦箏。“秦箏算有心情在”,這表明是經(jīng)過選擇,才想起了秦箏的,認(rèn)為這種樂器還算能夠寄托自己的哀傷。“在”字是語助詞,有音無義,只起加重語氣、強(qiáng)調(diào)所述事情的作用,用在這兒,是表示詞人對秦箏可以寄情的信賴之意。能否真的起作用呢?全詞的結(jié)句仍然把懸念留給了讀者——“試寫離聲入舊弦”,只是試一試看,那結(jié)果呢?讀者自己去猜測吧。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jìn)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fēng)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jìn)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fēng)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布袋和尚贊。宋代。李之儀。 盛著底是病,拈出底是藥。眾生以相見我,卻道風(fēng)狂顛錯。秋來葉落歸根,春去鳥啼花落。只這便是生涯,說甚重重樓閣。
會陳亨父。明代。顧璘。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yǎng)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里一開襟。云深獨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xì)細(xì)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嘆浮沉。
鯸魚。。弘歷。 湖中藻荇蕃,蔓延叢累積。搴芼與铚艾,萌芽旋充斥。舟楫礙泛流,波瀾溷澄碧。是應(yīng)例除莠,詢得一良策。鯸魚此為糧,育湖俾搜索。藻荇則已盡,荷芰乃并食。魚所能者啖,不能者揀擇。溲矢更遺污,綠水成黃色。藻荇穢復(fù)里,鯸魚穢面額。不什不變法,欲速疏籌畫。一利一弊滋,覽物理可格。
題董邦達(dá)西湖畫冊十四幅 其一 昭慶寺。。弘歷。 招提湖北角,閱武便曾過。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客心惜頹廢,僧意冀檀那。欲擬從其愿,民財慮費多。
云山圖二首 其二。明代。王鏊。 天將雨,山出云,平原草樹杳莫分。須臾云吐近山出,遠(yuǎn)岫婪酣吞欲入。映空明滅疑有無,先后高低殊戢戢。想當(dāng)畫史欲畫時,磅礴含章幾回立。忽然紙上玄云翻,雨腳旋來風(fēng)勢急。至今蔚薈吹不散,白晝高堂空翠濕。雷聲虺虺天冥冥,山前不見行人行。鷓鴣啼斷山雨歇,石橋小瀨湔湔鳴。叢林屋角參差倚,落紅滿庭人未起。憑誰說與顧虎頭,寫置幼輿巖石里。
淮安路教謝西溪己丑二月飲疊山于敬義堂有詩。元代。王奕。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合上燕臺為上宰,暫勞楚泮領(lǐng)諸生。沉吟敬義堂中句,莫贖豪狂禰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