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長相思·雨。宋代。萬俟詠。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雨一直下著,聽著窗外的雨滴聲,直到深更都難以入睡。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燈此時似乎也變得多情起來,安慰孤獨的我。
好夢難成,此恨難消,窗外的雨可不管憂愁的人喜不喜歡聽,仍是不停地下著,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來。
長相思:詞牌名,唐教坊曲名。
一更更:一遍遍報時的更鼓聲。
恨,遺撼。
道:知。
階:臺階。
此文系詩人早年所作,屢試不第,羈旅異鄉,幾欲灰心,恰逢陰雨,徹夜難眠,有感而發此作。
參考資料:
1、蘇易編著.唐詩宋詞三百首 美繪插圖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05:第197-198頁
?萬俟詠作詞喜用淡語,且工于音韻。這樣連續重復用字,吟詠起來便很有音樂上的美感?!队辍肥拙洹耙宦暵?,一更更”形容雨聲,連用兩個疊宇,描摹雨斷斷續續的聲音,既顯得形象,在聲音上也顯得貼近。雨聲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為人夜深難寐。“窗外芭蕉窗里燈”,聽雨之人點。一盞孤燈,隔窗昕雨。“芭蕉”暗示雨打芭蕉的聲音,使雨的聲音更加響亮?!按藭r無限情”,直接道出人的心情。然而“無限”二字又使這種直言顯得暖昧模糊。只知情意無限,心事無邊,卻不知究竟是什么樣的心事使人長夜失眠,寂寞聽雨?!皦綦y成,恨難平”,用兩個“難”字突出人的愁苦心情。因難以入睡,所以道.“夢難成”,連暫時逃避到好夢中去都是一種奢望;又因情在心頭輾轉,更兼一夜風雨,觸動愁思,故日“恨難平”。但是雨不管這些,它“不道愁人不喜聽”,只管“空階滴到明”。“愁人”怪雨無情,不顧人的心情,就這樣在空洞洞的臺階上一點一點滴到天明,這說明人一夜未睡?!耙宦暵?,一更更”的雨聲,凄凄涼涼,仿佛人心中的愁緒一般,永遠沒有盡頭。全詞無一處提及“雨”字,卻處處是雨。作者將雨聲與聽雨之人的心情融合得毫無痕跡,顯示出高超的運筆功力。
萬俟詠是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雅言,自號詞隱、大梁詞隱。籍貫與生卒年均不詳。哲宗元佑時已以詩賦見稱于時。據王灼《碧雞漫志》卷2記載:“元佑時詩賦老手”。但屢試不第,于是絕意仕進,縱情歌酒。自號“大梁詞隱”。徽宗政和初年,召試補官,授大晟府制撰。紹興五年(1135)補任下州文學。善工音律,能自度新聲。詞學柳永,存詞27首。 ...
萬俟詠。 萬俟詠是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雅言,自號詞隱、大梁詞隱。籍貫與生卒年均不詳。哲宗元佑時已以詩賦見稱于時。據王灼《碧雞漫志》卷2記載:“元佑時詩賦老手”。但屢試不第,于是絕意仕進,縱情歌酒。自號“大梁詞隱”。徽宗政和初年,召試補官,授大晟府制撰。紹興五年(1135)補任下州文學。善工音律,能自度新聲。詞學柳永,存詞27首。
破賊凱歌八章 其三。宋代。李正民。 萬幕如云振鼓鼙,角聲嗚咽馬驚嘶。亞夫持重惟堅壁,應為桑榆太白低。
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遙樓應制。唐代。蘇颋。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圣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相繼文武圖。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游娛。
上曹大夫。宋代。鄭俠。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顏貌老。天矜窮悴幸有緣,太守曹公看客好。孤舟薄艤即趨門,一笑相迎見懷抱。道途險易人佚勞,俄頃咨詢無不到。旌軒雍容屈臨顧,袖出緘封相燕勞。舍舟東溪宅西湖,西湖風光畫不如。是日佳筵在連理,賓從翕集何舒徐。大斗所酌真醍醐,珍肴畢果瓊瑤鋪。巨觴瀲滟巡數勸,惟恐不醉非賓娛。別有芙蕖對芳席,五干十花圖在壁。萬龍齊干玉森森,回看華軒籠翠碧。熙熙臺上柳青青,眾樂亭前松植植。爾乃盤桓四十日,尊罍時殿情無斁。不知海內為主人,幾人似公真好客。觀公政治誠有倫,合居廟廟居海濱。子厚在柳南蠻欣,文翁在蜀西鄙馴。天心帝意誠念遠,故為遠俗迂良臣。愿公不日居陶鈞,大開東閣羅冠紳,烹庖鼉龍脯麒麟。布被底下臥平津,天涯地角盡陽春。
怪石歌。。陸初望。 鄱陽湖邊停短橈,登山山石森岧峣。累累奇怪相轕轇,便逢名畫難為描。饑鷹側翅摩九皋,怒猊攫爪窺云坳。立者如鶴伏者猱,澗邊臥者如潛蛟。忽如達摩航海濤,忽如老父谷城遭。手擎一卷疑兵韜,又似鐘馗披錦袍,奇丑不畏旁觀嘲。就中獨具天仙標,翩然鬟髻誰刻雕。得無思婦魂未銷,望夫佇立豐姿嬌。我聞古人聯石交,皺瘦漏秀聲價高。似此怪狀羅煙霄,古人相石徒皮毛。
頌一百則。。釋重顯。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若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礱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別別,珊瑚枝枝撐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