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風(fēng)流,今夕與誰同樂。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宋代。汪元量。 一片風(fēng)流,今夕與誰同樂。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錢塘依舊,潮生潮落。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眼前景象繁華依舊,誰能與我共享歡樂呢?月下花叢掩映,樓臺林立,只是已蒙上漫漫塵埃。昔日繁華消逝,只有青山如常。錢塘江仍像從前潮起潮落,塵世的興盛衰亡仿似與它無關(guān)。
往日燭光爍爍、亮如白晝,一片歌舞升平,現(xiàn)今都已不再。梅花凋謝,春光難以長久。國家即將陷落,后宮嬪妃只怨命運(yùn)多舛。滿腔愁怨無處說,只能寄托在那幽咽的號角聲中。
漠漠:密布貌;布列貌。
豪華:指元宵節(jié)的繁華已逝喻指宋朝昔日的整個太平景象已蕩然無存。
東皇:指春神。
弦索:指樂器上的弦,泛指弦樂器,這里即指琵琶。
參考資料:
1、古詩文網(wǎng)經(jīng)典傳承志愿小組.白馬非馬譯注,作者郵箱:930331075@qq.com
“一片風(fēng)流,今夕與誰同樂?”眼前依然一派繁華景象,但跟誰一起分享呢?元兵指日南下,大兵壓境,人心惶惶,苦中作樂,苦何以堪?“月臺”二句,描述在月光下,花叢中,臺館依舊林立,但已彌漫敵騎的漫漫的塵埃。“豪華”二句,謂昔日繁華盡逝,只有青山如舊。“錢塘”兩句,謂錢塘江潮漲潮落仍象從前,似怨江潮無情,不解人間興衰,
“萬點燈光”,幾句,筆鋒一轉(zhuǎn),由室外之景轉(zhuǎn)寫室內(nèi)。分別從燈光、玉梅、昭君三層落筆。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往日火樹銀花,燈光錦簇。“羞”字用得好,謂“燈光”也以神州陸沉而權(quán)貴們?nèi)猿聊绺栉铻樾摺!盁艄狻狈匆r亡國人的視角和心境。感覺“羞”的不是物,而是人,即作為觀照者的詞人自己。珠光寶氣與萬點燈火交相輝映,愈麗愈“羞”,良辰美景,風(fēng)光不在。
“玉梅”兩句,梅花凋殘,春光不久。暗寓宋朝后妃當(dāng)此國運(yùn)將終之時,命運(yùn)坎坷,怨恨至極。“昭君”兩句,應(yīng)當(dāng)系喻指宮嬪。從后妃(玉梅)到宮嬪(昭君),都有末日將至之感。
“離愁卿寄,畫樓哀角”則總括后妃、宮嬪,也包括作者自己。腹有滿腔離宮之愁,只能寄托在戍樓傳來的號角聲中以“畫”修飾戍樓,用華辭反襯;以“哀”形容角聲,相反相成。幽咽角聲,恰如為宋王朝奏起了挽歌。元宵佳節(jié)而以“哀角”作結(jié),是傷心人的心聲。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jì)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jì)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挽邵處士。明代。王汝玉。 雅望推鄉(xiāng)里,清風(fēng)播縉紳。抱才猶未展,赍志竟長淪。蘭邑溪堂靜,椒峰壟樹新。幽光當(dāng)不泯,鉅筆勒貞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fēng)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xiāng)時,將為故鄉(xiāng)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感懷詩二章(奉使中原署館壁)。唐代。韓熙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金風(fēng)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未到故鄉(xiāng)時,將為故鄉(xiāng)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目前相識無一人,出入空傷我懷抱。風(fēng)雨蕭蕭旅館秋,歸來窗下和衣倒。夢中忽到江南路,尋得花邊舊居處。桃臉蛾眉笑出門,爭向前頭擁將去。
上明達(dá)皇后冊寶五首 其五 送神用《歆安》。。。郊廟朝會歌辭。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云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買菊。清代。焦循。 重陽風(fēng)雨遍揚(yáng)州,買得秋花又一秋。說是傲霜吾不信,朝來籬下總垂頭。
云山圖二首 其二。明代。王鏊。 天將雨,山出云,平原草樹杳莫分。須臾云吐近山出,遠(yuǎn)岫婪酣吞欲入。映空明滅疑有無,先后高低殊戢戢。想當(dāng)畫史欲畫時,磅礴含章幾回立。忽然紙上玄云翻,雨腳旋來風(fēng)勢急。至今蔚薈吹不散,白晝高堂空翠濕。雷聲虺虺天冥冥,山前不見行人行。鷓鴣啼斷山雨歇,石橋小瀨湔湔鳴。叢林屋角參差倚,落紅滿庭人未起。憑誰說與顧虎頭,寫置幼輿巖石里。
再來應(yīng)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dāng)代,不教疏傅獨(dú)前人。
華茵聯(lián)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
沈德潛和韻有林壑已安仍戀主潞河歸棹敢云遄之句因疊前韻賜之 其二。。弘歷。 再來應(yīng)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dāng)代,不教疏傅獨(dú)前人。華茵聯(lián)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