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樓上妝梳晚,懶上秋千。閑撥沈煙。金縷衣寬睡髻偏。
鱗鴻不寄遼東信,又是經年。彈淚花前。愁入春見十四弦。
采桑子·寶釵樓上妝梳晚。宋代。陸游。 寶釵樓上妝梳晚,懶上秋千。閑撥沈煙。金縷衣寬睡髻偏。鱗鴻不寄遼東信,又是經年。彈淚花前。愁入春見十四弦。
女子在閨閣梳妝打扮后,慵懶地蕩秋千。悠閑地撥弄沉香,花冠不整,衣寬髻偏。
沒有遠方情人的書信寄來,而且多年如此。花前揮淚,思緒纏綿盡傾訴給十四弦。
寶釵樓:泛指女子所居的樓閣,取其字面的華美。
沉煙:香燃燒時的香煙。此指沉香。
金縷衣:以金絲聯綴玉片制成的衣服。今出土文物中常有之。此指華貴的衣服。
鱗鴻:猶言魚雁,古人認為魚和雁都能代人傳遞書信。
遼東,古代郡名,今遼寧東南部遼河以東地區。這里泛指遙遠的地方,亦即女子的情人所在之地。
十四弦:一種十四根弦的彈撥樂器。又疑指箏,箏本十三弦,此處因平仄所限,將三作四。
參考資料:
1、王雙啟編著.陸游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1:239
2、徐培均編.婉約詞萃.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93
3、惠淇源編.婉約詞.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89:270-271
此詞是“花間”詞的傳統題材、傳統格調,其寫作年月待考。
參考資料:
1、王雙啟編著.陸游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1:239
此詞以華麗的詞藻描繪了一個女子的情態和思緒,屬于傳統的“閨情”一類,同時該詞也顯示了作者嫻熟的填詞技巧。
上片寫女子的懶散無聊,房中的陳設、身上的衣著都足精美考究的,但她的精神生活卻是空虛的,只有孤獨和寂寞與她相伴。
下片寫女子的離別相思之苦,透露了她之所以百無聊賴的原因。經年得不到遠方情人的音信,只能花前彈淚。“愁入春風十四弦”,思緒纏綿,情韻無限。寫出了相思相愛之深。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相思引 其二。宋代。袁去華。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靜,沈水裊殘煙。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絮,飛到繡床邊。
賀平湖。明代。韓殷。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從駕觀講武詩。南北朝。庾信。 校戰出長楊。兵欄入鬬場。置陣橫云起。開營鴈翼張。門嫌磁石礙。馬畏鐵菱傷。龍淵觸牛斗。繁弱駭天狼。落星奔驥騄。浮云上骕骦。急風吹戰鼓。高塵擁貝裝。駭猿時落木。驚鴻屢斷行。樹寒條更直。山枯菊轉芳。豹略推全勝。龍圖揖所長。小臣欣寓目。還知奉會昌。
寄徐氏昆仲。明代。釋函可。 鐘山王氣散殘霞,猶向烏衣識舊家。義士肝腸才子韻,人間富貴夢中花。已知麟閣三秋草,何處青門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佇看溟渤又飛沙。
梧州雜詩 其五。清代。錢澄之。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