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花怎得接連枝,眉上鎖新教配鑰匙,描筆兒勾銷了傷春事。悶葫蘆鉸斷線兒,錦鴛鴦別對了個(gè)雄雌。野蜂兒難尋覓,蝎虎兒干害死,蠶蛹兒畢罷了相思。
水仙子·眼前花怎得接連枝。元代。喬吉。 眼前花怎得接連枝,眉上鎖新教配鑰匙,描筆兒勾銷了傷春事。悶葫蘆鉸斷線兒,錦鴛鴦別對了個(gè)雄雌。野蜂兒難尋覓,蝎虎兒干害死,蠶蛹兒畢罷了相思。
眼前的花怎么能夠接上連理枝,要打開緊皺的鼎上鎖須得重新配鑰匙。描幾筆字畫勾銷傷在的心事。心里像悶葫蘆不明白怎么會斷了線,為什么好好一對佳偶卻另配了雄雌?他就像野蜂一般難以尋覓,我卻像蝎虎一般活活被坑害死,從今后像蠶蛹般斷了相思。
“水仙子”又稱為《湘妃怨》、《馮夷曲》、《凌波曲》、《凌波仙》等。入【雙調(diào)】,亦入【中呂】、【南呂】。首二句宜對。六、七句可作五字,宜對;亦可作兩個(gè)四字句,與末句相配。兼作小令、套曲。也可帶《折桂令》為帶過曲。南曲略同。
連枝:連理枝。
眉上鎖:喻雙眉緊皺如鎖難開。鑰匙(yào shí):開鎖用的東西。
描筆:畫筆。勾銷:消除,這里指忘掉。
悶葫蘆:俗語,指不說話,亦指納悶。鉸斷了線兒,這里指斷絕了聯(lián)系。
野蜂兒:指像野蜂一樣的男人。
蝎虎:即壁虎,又名守宮。傳說用珠砂喂養(yǎng)壁虎,使其全身赤紅,然后搗爛,涂在女子身上,如不與男人交合,則終身不滅。古代用以表示守貞。見張華《博物志》。干害死:白白地被坑害死。
畢罷了,結(jié)束了。
參考資料:
1、張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山東畫報(bào)出版社,2013.05:第125頁
2、李伯欽選編.元曲三百首:萬卷出版公司,2011.03:第149頁
喬吉在維揚(yáng)賈侯席上見到一個(gè)亭亭玉立的人兒李楚儀,從此兩人卿卿我我,墜入愛河,誰知好事多磨,賈侯確奪其所歡,要把楚儀帶到揚(yáng)州去,而楚儀也像李亞仙、蘇小卿似的,為金錢所屈服。該詞為李楚儀離開喬吉后所作。
參考資料:
1、譚正璧著;譚壎,譚箎編.譚正璧學(xué)術(shù)著作集 5 元曲六大家略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05:第231頁
小令題為“怨風(fēng)情”,很明顯是描寫一位閨中女子對愛情的埋怨和絕望,其中交雜著憂愁、猜忌、悲傷、怨恨等多種復(fù)雜情愫。在這支小令中,喬吉運(yùn)用了一系列的雙關(guān)和比喻的手法來襯托主人公心中對愛情的失望。這首小令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個(gè)女子失戀后剪不斷、理還亂的內(nèi)心世界,其中糾結(jié)著相思憂愁、困惑疑猜、怨憤絕望等復(fù)雜的情感,令人倍感傷情。
當(dāng)往事漸漸成為往事,熟悉的漸漸變得不那么熟悉,回憶卻像一條蛇還停留在曾經(jīng)的故事里,女主人公雖然不能忘情,但她面對現(xiàn)實(shí),必須努力走出失戀的陰影,從而減輕因失戀帶來的夢魘式的痛苦、相思的煎熬和憂愁的折磨。因此,小令起首用一鼎足對將這種復(fù)雜的心境展露無遺。這里的“眼中花”并非真花,而是自己的心上人,“怎得”表明白己與意中人的愛情山窮水盡,很難結(jié)合在一起。為此,她憂心忡忡,雙眉緊蹙,仿佛被一把鎖緊緊困住。她不能就此自怨自艾終其一生,必須找到打開眉上鎖(亦即心鎖)的那把鑰匙。“描筆兒勾銷了傷春事”,可見,描幾筆字畫無疑是她情感釋放的最佳方式,于是,她在抑郁之中,提筆寫下斷腸詩,她希望那些失戀的相思、怨憤和痛苦能找到一個(gè)隱秘的突破口發(fā)泄出來,那些青春愛情的煩惱、令人感傷的瑣碎情節(jié)和心靈的痛苦能就此一筆勾銷。可是,蓬山已遠(yuǎn),錦書難托,縱然寫好情書又不知寄往何處。
“悶葫蘆鉸斷線兒”,心上人沒有說什么,就無緣無故中斷了聯(lián)系。她在心里反復(fù)掂量這件事,種種可能的原因被一一提起,又一一被否決,最終,像悶葫蘆一樣,她找不到發(fā)生變故的原因所在,也不知道怎樣才能找到他。“錦鴛鴦別對了個(gè)雄雌”,困惑之余,她猜測心上人很可能是看上了別的女子,另覓新歡了。
最后三句,寫出了她的怨恨和絕望。她沒料到,自己的心上人和其他輕浮薄幸的男子一樣,不把感情當(dāng)回事,像野蜂一樣,到處尋花問柳,蹤跡難尋。這個(gè)癡情的女子在剎那間徹悟了男人的劣根性,恨自己為什么那么癡傻,何苦要為這樣濫情不專的臭男人堅(jiān)守貞操,白白地害相思。她的心底升騰起一種憤激的情感,她要自己堅(jiān)強(qiáng)起來,要像蠶蛹一般停止吐絲,把曾經(jīng)的心上人從心里擯棄,從而決絕地告別過去,活出一個(gè)真正的自己。最后三句看起來具有“俚曲”特點(diǎn),從正、反、側(cè)三個(gè)方面,又多用襯字,描寫出了自己的失意。
這首小令大量采用俗語口語人曲,擯除典故和藻采,一以本色出之,使這位女子聲口畢肖,生動傳神,尤能展現(xiàn)元代散曲質(zhì)樸通俗的特點(diǎn)。曲中每句皆用比喻,形象得體,語言活潑俏皮,清爽灑脫,風(fēng)格迥別于賦體小令和清麗之曲,值得品味。
喬吉(1280?~1345) 元代雜劇家、散曲作家。一稱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鐘嗣成在《錄鬼簿》中說他“美姿容,善詞章,以威嚴(yán)自飭,人敬畏之”,又作吊詞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幾曲宮商大用心。百年光景還爭甚?空贏得,雪鬢侵,跨仙禽,路繞云深。”從中大略可見他的為人。劇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詩酒揚(yáng)州夢》、《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玉簫女兩世姻緣》三種傳世。 ...
喬吉。 喬吉(1280?~1345) 元代雜劇家、散曲作家。一稱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鐘嗣成在《錄鬼簿》中說他“美姿容,善詞章,以威嚴(yán)自飭,人敬畏之”,又作吊詞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幾曲宮商大用心。百年光景還爭甚?空贏得,雪鬢侵,跨仙禽,路繞云深。”從中大略可見他的為人。劇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詩酒揚(yáng)州夢》、《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玉簫女兩世姻緣》三種傳世。
簽判丈以新字韻作長句見贈次韻。宋代。趙蕃。 剝啄無嗔叩戶頻,要聽論古誦詩新。百年風(fēng)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敢謂投心似膠漆,故知與世若參辰。如公接物何多得,豈復(fù)畏人嫌我貧。
閑事雜題 其三。明代。王彥泓。 掠鬢初齊側(cè)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代吳兒作小至后九九詩八解 其一。宋代。張侃。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shí)時(shí)轉(zhuǎn),雪急因風(fēng)緩緩回。
題扇送同年奚從之使海南。明代。顧清。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把贈金陵半輪月,為君隨處掃炎蒸。
九日追和虞太史韻東徐僉憲叔明。。劉崧。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jié)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次韻輅氏東亭書事四首 其二。。劉摰。 幽懷樂所遇,且任北山嘲。世事棋秤變,年光石火敲。松筠陰自冷,蘿葛蔓相捎。草密蛇橫徑,檐低燕露巢。楚醪無再設(shè),蘄紙不重鈔。旋買粳留客,親科筍付庖。靈山瞻二祖,歸路近三茅。塞上藏憂喜,人心浪自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