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生查子·侍女動妝奩。唐代。韓偓。 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侍女翻動著梳妝匣,故意驚動她不要再睡。哪知她本就徹夜未眠,正背轉身偷偷地落淚。
懶得卸下發上的鳳凰釵,又害羞鉆進那鴛鴦錦被。不時看一眼將盡的燈燭,只見它隨著煙落下燈花穗。
生查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蹲鹎凹纷ⅲ弘p調。元高拭詞注:南呂宮。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侍女:婢女。
妝奩(lián):指女人化妝用的鏡匣。
故故:故意,特地。
卸:除下。
鳳凰釵:婦女頭飾,鳳凰狀。
鴛鴦被:繡有鴛鴦花紋的被子。
金穗(suì):指燈芯節為燈花。結的過長了,有時候會掉火星。舊傳燈花有喜信。
參考資料:
1、龍榆生撰.《唐五代詞選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年:71頁
2、趙仁珪,朱玉麟,杜媛萍編著.《唐五代詞三百首譯析 》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4:159頁
該詞創作時間約為唐大中十四年至廣明元年(860-880年)之間,詞人韓偓在南唐皇帝唐昭宗下任兵部侍郎等職,專寫女子裙裾脂粉之詞供皇帝娛樂,該詞收錄于《尊前集》。
參考資料:
1、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古典詩歌基本解讀 古詩觀止 8 唐五代詞觀止 (中冊) 》:人民武警出版社, 2002年:9頁
詞的上片寫一個侍女對貴婦人未眠的誤會與發現?!笆膛畡訆y奩,故故驚人睡?!笔钦f一個侍女動了一下梳妝用的鏡匣,想故意驚醒睡著的女主人??赡苁膛传@主人同意不便離開,但久候不耐煩,誤以為人已睡著,有意發出響聲,裝做提醒主人梳妝的樣子而驚醒她?!澳侵疚疵?,背面偷垂淚?!币庵^:哪知道主人本未睡著,而是背過面去躺在那里暗暗地落淚。
下片直接寫貴婦人未眠的情態和原因?!皯行而P凰釵,羞入鴛鴦被。”說女主人懶得摘除頭上的鳳凰釵就躺在床上了,看到被子上繡著鴛鴦而羞于睡進被子里。鳳凰釵是做成鳳凰形的釵子,鴛鴦被即繡上鴛鴦的被子。女主人是位貴婦人,未卸妝而臥是情緒不好。見被上鴛鴦成雙,而自己卻孤單一人,相形之下不覺害羞。這正暗示出其丈夫不與同居,是其孤獨難眠的原因。“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闭f這時又見到油燈將盡,帶著煙掉下一些火星。金穗,指燈芯結成的燈花,像金黃色麥穗。結的過長,掉下成為火星。這是寫殘夜之景。婦人雖已就寢,但依舊未入眠,可能前一夜是殘燈下孤眠的,這一夜此時又一次見到殘燈,見到燈花落下。這暗示等待丈夫同寢的希望又一次破滅。其相思之苦,讀者自可理解。
這首詞構思精密細致。從頭二句寫誤以為入睡,到三四句寫發現未眠,是個轉折。五六句進一步寫未眠的樣子及原因。末二句更進一步寫失眠之苦。描寫步步深入,女主人孤眠之難,相思之深,也層層揭示。寫侍女的動作與女主人懶卸妝有內在因果關系,因為主人懶卸妝,才有侍女動妝奩。前后安排,很有邏輯性。這首詞描寫貴婦人既恃貴嬌懶,又相思害羞的心理十分細致。選用偷、懶、羞等形容婦人這種心理,極為精確。末二句以寫景作結,耐人品味。表現了作者較高的藝術匠心。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月下白。清代。安揚名。 一團粉雪釀清華,月作精神玉作花。誰識鼠姑能雅澹,不將富貴向人夸。
次韻馬參議留別。宋代。葉夢得。 戎車百兩去難攀,秣馬前驅矢石間。析木舊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顏。傳聲已報連三捷,觸熱那辭冒百艱。束縛會看擒頡利,灰釘何待執戎蠻。清談一笑時能共,妙語千篇未可刪。緩帶且從黃閣老,峨冠行奉紫宸班。分攜坐嘆虛懸榻,老病懷歸祇故山。他日小舟能過我,萬峰深處有柴關。
孫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詩因次韻并寄允迪以。。郭印。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慶有年。玉糝寒林梅委地,浪翻平野麥連天。陰陽燮理非吾事,新歲調和豈偶然。
燈夕迎紫姑神。宋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丹霞元旦。清代。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銅雀瓦硯歌一首謝林法曹。宋代。劉克莊。 涼州賊燒洛陽宮,黃屋遷播僑鄴中。兵驅椒房出復壁,帝不能救憂及躬。臺下役夫皆菜色,臺上美人如花紅。九州戰血丹野草,不聞鬼哭聞歌鐘。時人肆罵作漢賊,相國自許賢周公。一朝西陵瘞弓劍,帳殿寂寞來悲風。美人去事黃初帝,家法乃與穹廬同。繁華銷歇世代遠,惟有漳水流無窮。時時耕者钁遺瓦,蘇侵土蝕疑古銅。后來好事斲成硯,平視端歙相長雄。參軍得之喜不寐,攜歸光怪夜吐虹。謂宜載寶餉洛貴,顧肯割愛遺山翁。翁生建安七子后,幼覽方冊夢寐通。白頭始獲交石友,非不磨礪無新功。復愁偷兒瞰吾屋,竊去奚異玉與弓。書生一硯何足計,老瞞萬瓦掃地空。